第235部分(2 / 4)

小說:最才子 作者:插翅難飛

第四百五十四章排在第一的從龍之功

該怎麼說服嘉靖呢?

吳節腦子急速地轉動著,還沒等他想出主意來,嘉靖突然說出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來:“有人意欲有所作為啊!”

“這才是前人撒土,迷了後人的眼睛,擋住了別人上進的路子了。”

嘉靖不住冷笑:“吳節,伱說朕能遂了他的心願嗎?真論起人來,有的人吶,怎麼就學不會景王。進京三年,從不給朕添任何麻煩,一心只知道以孝事君。”

吳節一震,突然有了主意。

不驚反笑:“景王事君至孝,臣自然是又敬又服。不過,若說起孝來,這天地下又有所能比得上裕王。”

這還是吳節第一次在嘉靖皇帝替裕王說好話,天家大統皇位之爭,歷來都是鮮血淋漓,牽涉其中,要麼一飛沖天,要麼人頭落地,再沒有轉圜餘地。

本來以吳節的出身,並不用冒這種奇險的。狀元出身,翰林院編纂,天下士林典範,只需熬下去,熬個幾十年,妥妥地入閣為相。

因此,在這以前,吳節從來不在皇帝面前談論裕、景二王的對錯。

可現在吳節已經沒辦法置身事外,從走進王府的那一刻起,額頭上就刻著裕王的烙印。

這是其一,再則,退一萬步講,如果景王將來奪嫡成功。以自己同他的矛盾,只怕那鳥人做皇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自己。

雖然在真實的歷史上,裕王最後登基為帝,可這個時空的歷史因為有他這隻蝴蝶在,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未來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再說,在真實的歷史上,海瑞上書一案並沒發生在今年,也沒有鬧到如此地步。甚至牽扯到帝位之爭。

為自己的將來計算,無論如何,吳節得保住裕王。

“裕王?”嘉靖的目光炯炯盯著吳節:“吳節啊吳節,伱這人朕清楚得很,從來都不在朕面前臧否人物。可今天想不到伱也替他說起好話了。說,伱是否得了裕王的好處了?”

這話說得殺氣騰騰,有明一朝,自靖難和寰壕之後,朝廷對藩王戒心甚嚴,最容不得朝中大臣結好宗室,更別說像吳節這種掌握機要的皇帝身邊的近臣。

若吳節今天一個應對不妥。等待他的就是殺身大禍。

吳節已經有了主意,卻不懼怕,反好整以暇地點頭:“是,臣是得了些好處。”

“好膽!”嘉靖終於開始咆哮了,聲音震得門口燈光裡的雪花也亂起來。

吳節微微一笑:“若說起好處來。對我們這種做臣子的,莫若天下太平。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萬千讀書人的終身志向,還有什麼比四海昇平對我們的好處更大?今日百官闖宮,眼見這就是一場政治亂局,可裕王一出。談笑之間就將這大禍消弭於無形。臣算是得了裕王的好處,終於可以見到一代盛世即將在陛下手頭髮端。”

嘉靖聽到吳節扯這種歪歪理,心中卻莫名其妙地一鬆。面色也緩和下來。

吳節打鐵趁熱,繼續道:“若說起孝,莫若是替君父分憂,依臣看來,裕王這才是真正的大孝。陛下伱想,朝中的大臣清流們多厲害啊。想當年的左順門事變。楊慎帶著百官伏擊張璁和桂萼,若不是這二人跑得快。只怕要被他們給打死。”

“因此,遇到這種集體上書的事件,出來內閣的閣臣們,誰敢阻攔,一個不小心就是血光之災。也只有裕王,不顧個人安危,敢於衝到清流面前,這是大勇。又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三言兩語說服眾官,此乃大智,如此大智大勇之人,陛下有又什麼好責怪的呢,難道不是大孝嗎?”

一席說說得滔滔不覺,嘉靖第一次感覺到吳節的能言善辯,良久才恨狠道:“好吧,就算裕王此舉乃是大大的孝順,可未免沒有收買人心養望的嫌疑,端的可惱。”

“陛下想錯了。”吳節又搖。

明朝的文官當面駁斥皇帝本是常事,嘉靖並不生氣,道:“怎麼就錯了?”

吳節:“聖人有云:孝,論行不論心。”

“論行不論心。”嘉靖眉毛跳了跳。

吳節耐心道:“漢朝時以孝治國,中央選拔人才的時候優先選用孝子。如此一來,就有不少故意做出許多出格的行為,什麼臥冰取魚,什麼埋兒奉母,什麼賣身葬父……林林總總,將孝道一事弄得淒厲慘烈,也不近人情。以我們今天的目光來看,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甚至有譁眾取寵的嫌疑。那些人之所以這麼做,還不是想以此為進身之階,以便舉孝廉好去做官。起動機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