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令人不齒。可即便如此,後人依舊要以此為楷模。不為別的,實在是孝之一字,乃是人倫綱常的基礎。”
他吸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們也不能因為有人在行孝的時候別有動機就徹底否定這一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論行不論心。人無完人,若凡事都要問心,這世界上也沒有什麼好人了。”
“況且,裕王今日的所作所為,對朝廷對天下百姓都是一件大好事,又為什麼要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呢?凡事只問對錯,不問目的,做對了就是做對了。”
嘉靖聽了吳節這一大段話,眉宇舒展開了,良久,面上的潮紅消退。這才嘆息一聲,喃喃道:“人不完人,論行不論心。吳卿,伱確實是將聖人之言讀進去了,並吃透了啊!其實,有的時候朕還真的犯了論心不論行的錯。”
“裕王至孝,朕是知道的,往日間,對他也是嚴厲了些。”嘉靖一邊嘆息一邊搖頭,神色卻蕭瑟起來:“朕是對朝中的臣工們不放心啊,我大明朝這麼多官員,能夠留給後人的又有幾個。尤其是有些人,現在就在裕王、景王身上打主意,這樣的人,朕不能不防。聽伱剛才這席話,朕突然想到,是不是思慮和懷疑太多。人非聖賢,怎能沒有私心雜念,有的人想著榮華富貴,要從龍,也可以理解,不必太苛刻。兒孫自有兒孫福,朕也管不了那麼多。”
他走到吳節面前,將倒在地上的滴漏滿滿扶起來:“朕聽了伱的話,突然明白,其實裕王卻是個有才幹、有擔當之人,大明朝將來有這樣的君主,也是伱們做臣子的福分。只不過,往日間朕對他太嚴厲,壓制了他的才幹。朕現在也是該放手的時候了。既如此,也不要給後人留太大的爛攤子,朝天和玄都兩觀也不要修了。朕老了,也累了,等過完年,就讓裕王接了位,朕一心玄修。伱說,這朝中的大臣誰可以輔佐裕王?”
聽到這話,不但吳節心中震撼,連屋子中跪著的幾個太監也是面色大變。
看樣子,嘉靖是下定決心要送裕王上位了。
確實,今天裕王的表現實在太出色了,無論手段、氣度還是品性,都符合一個君主應該有的素質。這一比,卻已經將景王徹底的比了下去。
吳節知道已經說服了嘉靖,心中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道:“軍國大事,自有陛下乾綱獨斷,臣不敢答。”
嘉靖哈哈笑起來,神情顯得輕鬆:“不答就不答,伱這人滑頭得緊,罷了,伱也是朕留給子孫使的,就讓裕王將來為伱頭疼吧!今天百官上疏一事朕可以不問,但海瑞一案卻必須審結。伱會同監察御史趙貞吉去問問海瑞的話。”
“是,陛下。”
嘉靖指了指御案:“吳節,擬旨吧。”
吳節快步走到御案前,提起筆。
嘉靖微一思索,朗聲道:“朕御極四十有四年矣!敬天修身,臥不過一榻,食不過五味,服不逾八套,紫禁城廣廈千間避而不居,思天下尚有無立錐之民也。故遷居西苑,唯求一修身之所,以避風雨而已。奈何建一朝天觀一玄都觀竟遭天下詬病,百官上疏。且以野有餓殍宮有欠俸遷怒於朕,朕之德薄一至於斯乎?朕將兩京十三行省百兆臣民託諸內閣及各部有司,爾等卻舉止無措踟躇誤國。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
“百官詬朕,朕其病也!民有餓殍,朕其憂也!著爾嚴嵩、徐階等人會同裕王籌一良策,安我大明,救我百姓。天下一日不安,百姓一日不寧,朕一日不建新宮。欽此!”
“萬歲爺,萬歲爺啊!”
這已經是一到罪己詔了,屋中眾人如何不識得。
頓時,那群太監都猛力地磕著響頭,大聲哭號起來。
但吳節卻從中聽到許多有用的資訊,這道詔書第一層意思是停建西苑的兩處宮觀,不再向戶部伸手要錢。
第二層意思則是,虧空了官員的俸祿讓裕王和內閣一同想辦法填上。這算是正式給了裕王插手具體政務,作為明朝實際的決策人的身份。
在這以前,裕王雖然是嘉靖預設的儲君,可一直沒有名分不說,也不能過問朝中之事。如今,他算是熬出頭來了。
而這一切,都是吳節所謂。
心中,吳節突然大為得意起來。將來裕王若接位,若說起從龍之功,自己當排第一位。
第四百五十五章報信
寫完這份詔書之後,因為燒著地龍,滴漏中瀉在地面上的水也被熱氣一烤,蒸騰而起,滿屋都是白色的水蒸氣。
吳節忙朝太監們遞過去一個眼色,眾內侍著才慌忙從地上爬起來,提著棉巾使勁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