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2 / 4)

稷城中的開闊大道,看著道路兩旁各族趕來歡迎平西王的人潮,聽著人們口中無以復加的讚美之詞,李儒和馬謖二人還是被這樣發自於情、毫不做作的場面給感染了。他們在內心深處自問,平西王需要做出多少惠及各族的事情,才可以換來今天這樣的盛況?

聖城美稷,規模十分巨大。只因為年復一年的擴建,已經讓這座城市成為僅次於晉陽的北方大城。美稷城如今可以分為內城、中城和外城,如果從空中俯瞰下來,外、中、內三城實際上就如同後世大城市的內環、中環和外環一般。內城與中城之間是低矮的城垣加以區分,這跟當初修建城牆時只為阻擋野獸入城有關。

在四族百姓看來,沒有人可以從北方打到美稷城下,因為在美稷以北還有河陰、五原、臨戎、沃野等駐有大軍的城市作為屏障,更向北去,還有封雪城、龍城作為前哨。更何況,美稷的南面,還有勇敢無敵的幷州軍團在時刻默默地注視著北方大漠。

同樣的,在中城和外城之間仍然有一道低矮的城牆加以區分,這道城牆如今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便於官吏們進行戶籍登記和人口管理。在城中百姓的戶籍簿上,大家會看到類似“內城南區”、“中城西區”、“外城北區”等字樣。

實際上,現在的美稷外城已經不能稱之為外城了,因為在外城以外已經形成了不少前來定居的住人小鎮,隱約又將外城圍在了中間。看樣子,若干年之後,這裡該被人稱之為“外環以外”了。

第264卷 第2111節:要把襄陽水攪渾 (30)

美稷城從最初開始建設,是以內城中心那處類似於臥虎城中心廣場的正方形大廣場向外輻射的。廣場的四周多是學校、醫館、官署和各類大型商鋪,這樣的佈局也便於各個方向上的城中居民前來處理日常事務。

正中的大廣場上,高高聳立著一座鑄銅鍍金的雕像。雕像的主人公,毋庸置疑的還是尚在人世,而且正活得有滋有味地平西王趙興。為生者塑像,雖然以往被視為大不敬,但在趙興控制的地盤之內,特別是多民族聚集的區域,如今卻成了十分時尚和潮流的做法。

一方面,這是出於政治宣傳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當地官署為了滿足老百姓想要時常膜拜大英雄趙興的純樸願望。

每天,在這尊平西王躍馬揮槍雕塑下面,總會發生各種各樣有趣的事情。有的人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會在平西王雕塑下面發下重誓,而圍觀的人們便會認可;有的人遇到了艱難和挫折,會來到雕塑之下默默祈禱,希望平西王賜予自己幸運和力量;還有的人則是不遠千里從北方大草原上趕來,只為親口對著雕塑說出自己對於平西王的感恩。他們無法忘記平西王派出的官員年復一年地來到荒原上,向貧苦的百姓發放救濟物資,幫助他們渡過了最困苦的時日。

被人崇拜和尊敬到了這種地步,就算付出再多努力與辛苦,那也是真正值得和嚮往的事情吧?

第八五四章拆了長城修水渠

趙興在美稷城內停留數日,與前來拜見的雲中郡太守王門、五原郡太守關純、朔方郡太守耿武等地方官員一一相見之後,便向東而行,數度穿越長城內外,目標直指大青山。

之所以說趙興的隊伍會數度穿越秦長城,只因晉國北部的這段長城乃是從雁門蜿蜒向著西南部的上郡而來,從地圖上看許多地方並非自東向西的走勢,而是從北到南的擺位。趙興的隊伍因此要在定襄郡內由西向東橫穿一次長城,然後到了代郡高柳一帶又要自南向北穿越一次長城。

在前往大青山的一路上,趙興總能看到不遠處的長城橫亙在道路一側,那歷盡滄桑的輪廓似乎在向趙興述說著許多崢嶸歲月中的沉重記憶。

作為穿越者,趙興當然知道長城是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民族象徵,但此時顯然還沒有上升到那種高度,也無需上升的這種高度。

“中華”一詞,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而“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則是梁啟超在1902年《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中才提出,是對生活在中華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

第264卷 第2112節:要把襄陽水攪渾 (31)

中華民族這個充滿了上下五千年歷史滄桑感的稱呼,實際上,從提出再到後來被國人認可,只有區區一百餘年的時間。既然在漢代時尚無中華民族的概念,那麼長城便只是一道保守的防禦工事,並沒有承載起更多人為賦予的精神內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