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不能不服氣,這邊跟日本的歸還領土和雙方結成戰略聯盟的事情還沒談妥呢,這參戰督辦已經在考慮中國出兵烏拉爾一線之後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了,徐樹錚不相信妖孽,但王庚這個傢伙一定是妖孽,未雨綢繆永遠比別人想的更遠!
至於幹部隊伍的**和墮落問題,王庚把這個問題直接扔給了徐樹錚和他領導下的憲法起草委員會,靠人治永遠不如靠法治,用王庚的話來說,青年是最有活力和朝氣的。
所以參戰軍旅團級軍官幾乎全是30上下的年輕人,在人生和事業的上升期,這些接受過保定軍校或者日本士官學校教育的年輕將領們,每天領著唱《三大紀律九項注意》就足夠了,不用擔心他們貪腐**受賄,周圍的環境沒有給他們這種機會!他們對事業的追求也使得他們知道如何權衡利弊!
離開參戰軍意味著從此再沒有機會在這個中國當今最炙手可熱的大團體中為國家為民族也為個人建立功勳,參戰軍的糧餉待遇使得一個普通士兵的收入能夠讓一家五口人過上體面的生活,去參戰軍當兵已經成為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國家的時尚和風氣。
當然,參戰軍新兵入伍的標準不但沒有降低,反而一直在提高,鑑於參戰軍未來的用兵方向是北面和西面,所以長江以南的招兵規模遠遠小於長江以北,同時由於參戰軍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駕駛兵和航空隊的飛行員和地勤機械師儼然成為參戰軍中技術含量最高、待遇最好也最熱門的兵種,由此對兵源的要求也在水漲船高。
從民族和語言的角度出發,在蒙族、朝鮮族、俄羅斯族等多民族的入伍新兵也越來越多,除了身體健康符合標準之外,語言和學歷也漸漸成為參戰軍錄取的參考標準。
“督辦,咱以後真要跟小日本攜手往西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