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箱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不由憤怒的道:“好啊,你還是不死心在,這是明顯的在扮豬吃老虎,一味的低調,等大家都不注意你的時候,好跟我全心全力的爭奪方公子啊!”想著,剛對杜若樹立起來的那一絲好感立刻拋的到爪窪國去了。
眾人見她做的雖然中庸,但信手拈來,很是輕鬆,還道她是初次來參加這樣的詩會,不願意出風頭,與眾人爭風,心中反倒對她的評價更上一層,眾人便一起向小雨看去。
小雨卻盈盈的站起來笑道:“我的沒有了!”
“什麼叫沒有了?!”眾人不由問道。
小雨盈盈的道:“我本來就是丫頭,今天各位小姐都在這裡,叫誰做丫頭都不好,那就還是我來吧!”說著,真斟了幾杯茶,學著戲文裡的詞曲唱道:“各位姑娘,小姐,請喝茶——”
她這一唱,眾人便不由又都笑起來,卻突然又聽到後面的船上鼓樂齊鳴,宏大鼓譟,熱鬧非凡,一聽就是李繼宏那班人弄出來的,這些個樂調,眾人卻是不喜歡的,不由都大皺眉頭,心中都道:好好一個詩會卻讓李繼宏生生摻和成了這個樣子!但李仁罕的勢力實在過於龐大,眾人心中也就想想算罷,沒有誰傻得說出來。
毋寶瑤看看眾人的臉色,也知道大家不喜歡那些鼓譟的軍樂,不由笑著問眾人道:“現在大家也做過詩了,後面我們是玩投壺喝酒好呢還是彈棋賭輸賭贏好呢?”
毋寶箱聽了,突然又想起杜若手裡的金瓜子來,復又醋氣沖天起來,朝著毋寶瑤使個眼色,笑道:“現在天色還早,我們先不投壺喝酒,杜姐姐是新人,以前沒跟我們好好玩過兒,我們今天就教教她彈棋,大家一起來看看輸贏如何?”
彈棋是一種考驗控制力和角度的技巧類小遊戲,相傳起源於西漢,盛行於大唐,棋盤“下方廠以法地,上圓高以象天。起而能伏,危而不懸,四隅成舉,四達無偏,居中謂之豐腹,在末渭之緣邊。”
即棋局中間為圓頂,象徵著天,局的四邊代表地,棋子系木製或象牙雕刻而成。棋子的數量為二十四枚,二人對局,每人十二枚棋,又分貴賤子各六枚分為朱貴黑賤兩色。
玩時,棋盤四角加左右中間共六個出口,是以一方的棋子彈擊對方的棋子出局為勝,每次出局對方的棋子後便可以繼續連擊,如果一次撞擊後,雙方都沒有棋子出局,就由對方來反擊;其中朱黑兩種棋子的演算法是黑賤子彈擊對方黑賤子一次出局此對方黑賤子便算死亡,而彈擊對方紅朱貴子則必須兩次出局方算死亡,即彈出對方一次後,需再次放進圓頂中還有一次復活的機會,如果再次被對方彈出,便徹底死亡;
而朱貴子彈出對方朱貴子與黑賤子都是一次性便算死亡,自己的棋子在彈射對方時不慎從六個出口出局不管朱貴黑賤,一次性就算死亡,所以這個彈棋很是考驗對局者的手指功夫和眼力、判斷力和彈子的位置和技巧。
一般都是玩棋的人都是先以賤子去擊觸對方的子,不得已才用貴子,儘量使別人的棋子處於危險的位置和保護自己的棋子處於優勢的位置,是很討人喜歡的遊戲。
當時漢成帝、魏文帝、唐順宗都是其中的高手,王涯《宮詞》中的“向晚移燈上銀擎,叢叢綠鬃坐彈棋”,李欣的《彈棋歌》:“崔侯善彈棋,巧妙盡於此……坐中齊聲稱絕藝。”說的都是彈棋,前唐彈棋盛行,尤其是讀書人,對彈棋的喜愛已成了他們休閒時的主要娛樂。
這個遊戲對初學者來說很有難度,熟手掌握不好技巧也很容易被對方翻盤殺個片甲不留,毋寶箱不說簸錢也不說雙陸,單單把這個彈棋挑出來說是存心想把杜若贏個精光,毋寶瑤現在正和毋寶箱聯盟,一聽這話又哪裡還沒有不懂之理,立刻應聲道:“好啊,那我們便來彈棋吧!”說著便把棋盤搬到了桌子上。
第142章 第十四部 第七章 賞荷詩會(五)毋寶箱的算計
杜若看了看毋寶箱與毋寶瑤的表情,便覺得不是什麼好事情,連忙道:“箱妹妹,這個我真不會,你們還是找別人玩可好?!”
到手的肥羊豈能放跑了?毋寶箱賭的就是她不會,聞言不由笑道:“杜姐姐,這個沒有什麼難的,就是拿這個棋子去彈射對方的棋子出局為勝,你練個幾局就會了,很簡單的,要不我先讓你一局,我不收你籌碼?”
看著毋寶箱循循善誘的樣子,別人不知道什麼事情,毋寶晴和方倚璧卻知道怎麼回事兒,兩個人也不好點破,只得強忍著笑意在那邊看熱鬧,別的人本就不明白什麼事,純粹看熱鬧來的,但聽了這話,也看出了些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