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山門,迎面有一座四天王殿,裡面供奉四大金剛,表示佛門雖然注重慈悲,但是慈悲要有力量。
“世間往往以強欺弱、弱肉強食,這時就需要金剛威嚴去對治魔道的猖狂。因此,修行的人除了要有菩薩的慈悲心腸,也要有金剛怒目的威勢,要恩威並濟、寬嚴合度,才能使正法久住。山門就是佛家告訴人們;是由凡入聖、由迷到悟、由暗到明的門檻。”面對華玉等人的疑問,寶寶將自己前世所瞭解的一些佛門知識,現場發揮,侃侃而談。
聰明睿智,博學多才的寶寶一番解說,華玉、藍和鐵巖等人傾耳而聽之下,紛紛表示收益非淺,對寺廟裡供奉的各種神佛有了新的認識。始終陪同一旁的清木法師更是驚異之下,對寶寶的博學讚歎不已, “小施主對佛法教義領會之深不在老衲之下……”
清木法師有心對寶寶試煉一番,他對寶寶詢問道,“小施主,何為佛?”
寶寶回道,“佛就是覺者。”見華玉等人面露不解,寶寶繼續解釋道,“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也就是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寶寶停頓了半晌,又說了一句,“成佛沒有捷徑,修行是點滴功夫,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清木法師聽聞寶寶此話,連連點頭稱是,“小施主所言極是。”
走進“普濟寺”正殿,寶寶一眼望見,寶殿正中供奉著一尊佛像。上香、叩首後,寶寶接過鐵巖等人手中的祭品,一一親手放置供桌之上後再次叩首。清木法師頌經、祈福。寶寶拿出自己親筆寫就的祭文,語聲琅琅的頌讀完後。又拿出自己親筆默寫的《報父母恩咒》,念念有聲,
“南無密慄多,哆婆曳,莎訶。
南無密慄多,哆婆曳,莎訶。
(nā mo mi li duo,duo poyi,suo hē。)
……………………………………………………。。
父母十大恩情:
第一恩、懷胎守護恩;
第二恩、臨產受苦恩;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回幹就溼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
第九恩、深加體恤恩;
第十恩、究竟憐憫恩。
………………………………………………………………………………………………………
身後的跪拜著的華玉、小衛、鐵巖等人,伴隨著寶寶的頌念聲,想起父母對自己的種種恩德,不由的個個淚流滿面。
焚香、化表等祭祀儀式結束,寶寶及眾人三叩首後退出正殿。寶寶又至大殿的東西兩單逐一禮拜。寶寶前世的奶奶皈依佛門多年,是個虔誠的佛門弟子。寶寶在她的薰染下,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寶寶曾經對佛教有過一段時間的潛心研究,得益非淺。尤其是寶寶在被邁克囚禁孤島的那五年裡,她幾乎每天晨起都要誦讀經書,夜晚需聽著佛教音樂才能入眠。
站在“普濟寺”著名的佛塔廢墟前,望著眼前的斷壁殘垣,寶寶沉思片刻後,對清木法師詢問道,“大師,吾看寺廟毀損極其嚴重,為何不加以修繕整理一番?”
清木法師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回道,“小施主,老衲不想瞞你。不是老衲不想修繕寺廟,實在是無能為力也……特別是經歷過那次大規模的盜匪劫難,僧眾四處逃散,殿宇遭到嚴重破壞,本寺此次遭到重創,幾乎是毀滅性的劫難。傳至老衲時,寺院的香火已是漸次衰弱。寺院再無能力對此進行大規模的修茸。……小施主見山門似是比較完好,那也得益於九年前京洲一位杜施主捐資修繕。可惜,那位善心的施主已經離開了京洲多年,經年未見其蹤跡了。……”清木法師說完,道了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眼見寺廟日暮途窮,已是迴天無力,清木法師黯然失色,長聲嘆息,“老衲有負師尊所託,無力振興……”
寶寶不解的問道,“普濟寺怎麼也不至於落敗至此呀,據說從前不是僧人眾多,香火鼎盛之極嗎?”
清木法師見寶寶此問,不由的悲憤填膺,唉聲嘆氣道,“不瞞小施主,本寺原有一本鎮寺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