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了。“冷宮大學”,功不可沒。
“那可太好了。這等事情爹也是頭回遇上,明兒個你們娘倆都去,立字據時雪兒就好好看看那上面到底是咋寫的,咱也做回明白人。”張叔高興地說道。
第二天一早,草草吃了點東西,瑩雪就和二老一起去那家要兌出去的雜貨鋪。他們沿著小鎮最熱鬧的街道往東走,街兩旁有不少的店鋪,有客棧、酒肆、茶樓、綢緞莊、、鐵匠鋪、藥鋪、飯莊。瑩雪邊走邊看,心裡感嘆,果然是麻雀雖小,五臟具全。
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處,張叔又帶著瑩雪和張嬸往北一拐後又走了幾步路,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面前停了下來。
瑩雪四下裡看了看,暗暗佩服張叔的盤算。店面的門臉雖然不大,倒也算是規整。再看周圍的環境,雖不面臨主幹道,但也就是幾步路的事,而且四周的居民也不少,在這裡開個大眾化的麵館是最合適不過了。既不用付太多的租金,又不愁沒有客源。只要保證質量,相信能夠吸引周圍的平民百姓和往來的客商旅人。
張叔等我和張嬸看得差不多了才開口問,“你們看著如何?”
“我看這地腳不錯,若是肯出力,能成!”張嬸道。
〃雪兒同娘想的一樣。”瑩雪點頭應道。
商量好了以後,他們三人便進了那間鋪子。進去一看,一個壯實的中漢子已經等在那裡了。張叔對張嬸和瑩雪說那是房東,還向房東介紹說她們是自家的老婆和女兒。
當張叔說是同意昨天談下的條件,可以立字據時,那漢子就說出去叫保人和寫契約文書的秀才來。
不大的工夫,房東就領來了一老一小兩個人,房東介紹說老者是這裡的保長。由他來做保人,年輕的是寫文書的李秀才。說完便讓那秀才坐在桌前,鋪開紙,由房東口授契約內容,那秀才一筆一劃地寫了下來。
這份契約的內容和昨天張叔他們談的沒什麼兩樣。無非就是店鋪先出租半年,月租金銅錢五十文,按月支付,半年後可再續租,租金不變。
房東讓張叔在契約上按手印時,他轉身對站在一旁的瑩雪說道,“雪兒再看看可有什麼不妥?”
那秀才筆錄的時候瑩雪已經把內容看得一字不露了,就對房東說,“別的也沒什麼了,就是想問一下,能否加上一句,如若房東想轉讓此房產,租戶有權優先購得。”這樣加一句,對房東沒有什麼損失,對租房一方卻多了一層保障。
在場的人都聽得楞了一下,隨後是張叔道“對,可否加上這一句?”
房東看了看瑩雪,想了想,道,“可以。”就讓那李秀才又加上了這句。
房子順利地租了下來。收好租房 合同,繳了一個月的租金後,房東就領著那兩個人走了。
那幾個人剛走,張嬸就開始動手收拾房間,瑩雪和張叔都笑她性急,卻也跟著幹了起來。屋子裡除了幾樣舊傢俱外也沒什麼零碎東西,打掃完以後,瑩雪和張嬸又去前面街上買了被褥碗筷等生活必須品。三個人忙了大半天后,又在小屋裡用了些街上買來的吃食,瑩雪和張嬸回了興達客棧,張叔就留在了那裡。
第二天一大早,她們就結帳退了房,正式住進了未來的張記麵館。
麵館
這間店鋪是坐北朝南的三間正房。房子間量不大,位於緊靠繁華路段後面的一條衚衕口上。這條東西走向的小衚衕雖然不起眼,但衚衕道南就是各個大商鋪的後院。麵館就在這條衚衕道北的第一家。應該說,位置也還是相當不錯,不愁沒有客源。
前一位仁兄開了家雜貨鋪,當然是敗筆,因為他競爭不過前邊街面上的店家,不倒閉才怪呢。而他張叔張嬸的麵館避開了與大店家的競爭,經營別人沒有的東西,相信一定錯不了。
改裝計劃是把三間房中靠衚衕口,也就是東屋作為食客吃飯的地方,張嬸戲稱其為“膳房”。中間作為廚房,西屋由瑩雪和張嬸居住,並存放些麵館的雜物。後院還有堆放柴草的柴棚。而張叔晚上就只能兩張飯桌當床地歇在東間了。
瑩雪堅決要求晚上睡東間,無奈老兩口堅決不允,也就只好雖他們去了。瑩雪暗想,只要不再穿回去,以後一旦賺了錢,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居住條件,定要讓這老兩口住上好房子。
由於房子間量不大,東屋只能擺放四張桌子。瑩雪建議張叔不妨多購置一張長桌子及長凳,如果食客多了,可擺放於屋外窗前應應急。
接下來的幾天裡瑩雪和張叔張嬸忙得團團轉,盤灶、抹牆,購置麵館必須的面案工具、炊具,最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