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製造過程品控極為關鍵,以美國工廠的生產品控,這顯然是要出問題的;
最後就是產量和型號,木頭砍伐後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處理,最重要是要讓它自然失水,同時考慮到木製容易變形,不管怎麼小心,機體壽命都很難超過一年,甚至是半年,特別是在潮溼的南方作戰,木材變形更甚。這兩個因素將大大增加木製飛機的量產難度,而量產壓力加劇更會使生產品質失控,進而形成惡性迴圈。
除了這個,木製飛機也就只能製造單、雙引擎飛機,四引擎轟炸機考慮到機體強度是沒辦法造的。這等於說美國人只會有一支戰術空軍,而且這支空軍的作戰飛機效能將遠落後於我們。”周思緒解釋道。“基於以上考慮,空軍轟炸機部隊即便全軍覆沒,也要強行壓制美國南方的鋁土礦產量,確保他們的鋁產量只在五萬噸以下,甚至是幾乎為零。”
“好了,說說下面吧。”楊銳心中銘記,嘴上卻不以為意。他指著總表道:“彈藥海軍怎麼到後面就沒有了?”
“先生,海軍需要的彈藥本來就少。”周思緒道,“我們預估海軍每年彈藥費在三億左右,登陸巴拿馬後美國石油產量劇減,她只能把有限的石油給陸軍使用,海上的交戰只會發生在潛艇以及航母和陸基飛機之間。另外後期海軍裝備也可以大規模削減,現在表上三十二年海軍還有三十億裝備費,三十三年有二十億、三十三十年有十億,這只是一個預估。就實際看,我認為登陸之後海軍裝備費可以減至十億元以下。”
說完海軍彈藥費和裝備費,周思緒接著說其他,“空軍後期每年都有兩百億的裝備費,彈藥費主要考慮到戰略轟炸,所以才逐年增加,最高就是二十億。油料是按照石油產量來計算的,最高四十億是一個估算,實際應該不用——化工產品主要是前期投入巨大、技術投入也高,真正的生產費用卻不高。而前期石化工業的投入已經列在‘其他’這一欄了,每年大約有四十億左右的基建、生產擴充費用。
撫卹的標準陣亡為一千元、傷殘為五百元。這是當時下發的,後續每年還有撫卹金,不過這些就不體現在這裡了。登陸的當年,我們預計將有一百五十萬的傷亡,其中陣亡五十萬、傷殘一百萬,之後的預計是每年陣亡二十五萬、傷殘五十萬。”
數字極為輕描淡寫,但真實卻很殘酷。楊銳沉吟了一下道:“如果墨西哥可以早些邀請我們,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在墨西哥上岸,這樣登陸的傷亡就少了。”
“先生,我們判斷為了防止我軍登陸,整個墨西哥都會被美國佔領。而考慮到準備時間,即便墨西哥總統邀請我們入駐,面對美國陸軍的全力壓境,我們也只能束手無策。所以前期轟炸只能希望於古巴。那裡與大陸最近的港口邁阿密相隔有兩百六十多公里,潛艇部隊完全可以隔絕美軍的海上補給,而且古巴反美情緒嚴重。這裡才是登陸前要奪取的地方。”
“可惜古巴政府還是親美。”楊銳想到情報局對古巴政府的分析,可惜了一句。
“可古巴民眾並不親美。”周思緒補充道。“我認為在奪取古巴前,鵬式轟炸機最好不要大規模使用。或者就登陸巴拿馬和登陸古巴同時進行,最少要在古巴楔入一根釘子,好使大軍登陸時有一個落腳點。這個建議我已對總參提過了,大家的認為是登陸軍隊不是不能,擔心的是缺少補給的情況下陸軍如何在古巴當地堅持,去的人太少會被美軍絞殺,人太多又維繫不住。”
“拿下巴拿馬確定在哪一年?”楊銳問道。
“預計在神武二十九年年底。”周思緒道。“也就是後年年底。”
“這個時候補給還不能維持嗎?”楊銳奇怪的問:“陸軍這邊不是要造三千萬噸船嗎?他們又暫時不登陸,徵調過去不行嗎?”
“先生,我們主要擔心巴拿馬運河船閘被在奪取時被美軍炸燬。一船閘被毀,我們最少要耽誤半年的時間,而這半年地中海、直布羅陀也未必能拿下,所以繞過南非好望角的補給航程將超過兩萬五千公里。而當年的資源、軍費也不知是否能維繫大軍在古巴作戰……”
“能補多少就補多少。”楊銳交代道。“古巴不需要裝甲師,山地師即可,這樣油料也就省下了,剩下的給養也可由當地解決,只有彈藥需要補給。這事情可以交給日本人,他們打戰不是素來節省嗎?到時我們從太平洋方向登陸巴拿馬,他們從大西洋方向登陸古巴關塔那摩。如果準備不足,整個登陸可以延後半年。”
見楊銳真的下定決心要同時拿下巴拿馬和古巴兩地,周思緒咋舌後道:“還是不要推遲了,越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