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多錢,對教育的投入、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對農業、以及農業科技的投入都在加大,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即便沒有二戰紅利,這個國家也將會是世界性強國。
只是,因為工業化之路和美國人走的是一模一樣,而且時間更短,準備更不足。這就使得中美兩國的經濟結構完全一樣。到時候美國人出口糧食,中國也出口糧食;美國出口家電汽車,中國也出口家電汽車……,產量雖然不同質,但同類。
美國人有先發優勢,可中國人有人力成本優勢,一個月兩三美元就興高采烈的中國人,一天就有五美元的福特工人,這種勞動力成本差異,楊銳和徐華封當時以為將會體現在工業品上,可現在卻真正的反饋在農產品上,這是什麼狀況,中美難得真要死磕嗎?
銀安殿那塊善惡輪迴的大匾下,胡思亂想半天的楊銳忽然想去看看航母了。(未完待續。。)
ps: 注11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統計集1848…1960》,p32
注112:除非特別註明,本書關於美國(少部分英德)大宗商品的批發價格來自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注113:唐納德。沃斯特,《塵暴——1930年美國南部大平原》,p114
注114:《美國對歐經濟外交 1919—1934》,p76。因戰事延長,原32億54516115貸款估為40億美元
注115:同上書,p109
辛卷 第七十七章 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