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公司和蘇俄政府正式簽約。那就開始發行股票,不要擔心資金是不是能募足的問題。虧不了你的。”
“我明白。我明白了!”虞洽卿滿臉堆笑,他最擔心的就是楊銳要他包銷這四億五千萬股票,這筆錢他上哪弄去,就是甬商全部排排坐、分配額,也根本湊不上啊。
看著楊銳和王季同等人還要談軍國大事,知趣的虞洽卿當即就告退了。他一走王季同就道:“竟成,風聲不對啊!”
“嗯。是啊,風聲不對啊。”楊銳知道他說的是國際局勢,這麼多國家都反對這條運河,北歐也就算了,但法國和美國完全站在英國立場上,總感覺哪裡不對。
“先生,情報局認為,英國人一定會對此反制,而反制的落點很可能是波斯鐵路。”貝壽同再有一年就要離職了,可他依舊年輕的過分,似乎不會老一般。
“嗯。”楊銳放下茶杯,在花廳了走了幾步。“估計是。英波石油公司一直排斥我們入股,可現在卻說要向美孚石油公司轉讓股份,很明顯,他們是想把美國人引進來好攪事。季眉,總參有何對策?”
“先生,即便有叛亂,忠於國王的軍隊也能很快穩定住局勢,就怕德黑蘭外那些部落會破壞鐵路,再就是阿拉伯河是波斯和伊拉克的界河,如果兩國發生衝突,航運很可能就要停了。”貝壽同道。“按照我們和英國之前的協議,波斯南面是他們的勢力範圍,我們也好波斯國王的軍隊也好,介入都不會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英國人如果破壞鐵路或航運,那我們就想辦法破壞油田和輸油管線……”
“這不行!”楊銳搖頭,“英波石油公司的大股東是英國皇家海軍,我們做的再怎麼隱蔽,還是會讓他們察覺的,一旦牽出英國海軍部那些軍頭,事情會更加複雜。”
“那怎麼辦?”王季同本覺得貝壽同的辦法不錯,不想英國皇家海軍都牽出來了。
“波斯如果出事,那很可能不是孤立的,這是英美攜手打壓遏制我們的開始……”楊銳默默說道。
“歐亞運河的危害真就這麼大?”王季同不相信的問。“那裡能有多少貨物出入,這點運量對蘇伊士運河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
“這只是經濟利益。”楊銳道,“政治上有兩個原因讓英國人不得不重視,第一就是中蘇之間越來越密切,說不定哪天兩國就攜手,一個亞洲、一個歐洲,把歐亞大陸給佔了。
第二,即便我們不與蘇聯攜手,那復興軍也能經運河和土耳其海峽快速殺入地中海,要知道從裡海東岸碼頭到土耳其海峽才兩千公里,這對戰爭來說已經是很近很近了。以前英國人扶持奧斯曼對抗沙皇俄國,現在中俄都從這個方向進入地中海,他們肯定是要忌諱的。”
說罷這兩個原因,再想到德國的局勢,楊銳神情變得更加嚴肅,他道:“猶太人有句諺語,說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覺得英國也好、我也好,都挺可笑的。”(未完待續。)
壬卷 家與國 第七十五章 美國人
楊銳說自己可笑,但王季同和貝壽同一點也笑不出來。之前預計的形勢此時果然發生了:英美法等國達成了某種共識,他們協同一致的對中日施壓,希望把正在崛起的東亞起打壓下去,特別是中國堅持親蘇而不是反蘇。
不過擔心英法美同盟也好、擔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罷,局勢在王季同看來已經不可逆轉——詩書傳家且和楊銳站在同一個位置,他的直覺告訴他有一場浴血大戰正在前方等著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國家,這種直覺並不是知識積累而得,更不是邏輯分析所知,這僅僅是一個故紙堆裡爬出的古代儒生對當下境況的心領神會。
反觀總參謀長貝壽同上將,雖然也是家學淵源,可他的學識半新半舊、半中半西,他對歷史的領悟力完全不如王季同或者其他飽讀國學的書生,更確切的說,他的靈性被重重疊疊的知識遮蓋了,感悟被看似完美無缺的邏輯替代了。正因為如此,他在楊銳自嘲的沉默之後才說道:“先生,如果運河不修的話,是不是……”
楊銳對貝壽同這樣的想法並不意外,這個學生是南洋公學特班中的佼佼者,但這二十年來他專注于軍事太久了;王季同則看著他奇怪的道:“季眉不會認為只要不親蘇,英美等國就不攜手壓制我們吧?”
“當然不是。”貝壽同不好意思的低頭——看兩位先生的神色,他感覺知道自己全錯了。
“季眉啊,整個世界體系是英國建立的。不管是憑實力還是講淵源,都是美國繼承這套東西。對於有些白人至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