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諸省,華南、華東一帶倒是沒那麼瘋狂,而已經敕令分封地方,則什麼也沒有發生。
可即便這樣,也殺了十五六萬人,事後被捕的官員和農會幹部大概有一萬三千餘人,這麼多人要審判,大理寺必須從其他地方調人過去。這可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見y大師說是這個原因,次日蔡元培便由督察院提起公訴。於京師大理寺公開受審。
雖然只是蔡元培一人受審,但如何處理政變的基調卻由此定下。報紙上對於復興會的攻擊倒是轉了方向,開始關注蔡案。其中絕大部分報紙肯定政府此舉,認為此為民主之先聲,當然也有少數報紙認為這依舊是復興會的**把戲,公審並不能代表什麼任何進步。其中,叫囂最厲害的就是香港的《民聲》報,從五月十五開始該報就放言復興會已是落後的代表,是要推翻的物件;對蔡案公審,該報更是認為審訊物件發生嚴重錯誤。真正該受審的應該是整個復興會而不僅僅是屠夫蔡元培。
昔年即便是民聲雜誌,也常常因為經費不足而停刊,而社長劉思復更幾乎可以說是餓死的,可現在的晦明學社卻是鳥槍換炮——和一干洋人同志搭上線後,總理杜雯,也就是女王同志開始有了花不光的錢,雜誌變成報紙不說,還日日出報,且全是大開版面;報社記者則各地蹲點。一旦有什麼負面新聞,報紙很快就能次日刊出文章或譏或諷。
蔡元培公審的當日,總理杜雯同志正在辦公室接待外賓。
“杜,我想不用我介紹。你就應該認識他們。”外賓們笑意盈盈的看著杜雯,而他們身後站著的則是大名鼎鼎、懸賞萬元的陳其美和胡漢民。
“當然認識。”杜雯之前就是從同盟會裡退出來的,對於孫汶等人。她以前還抱著一些希望,可現在物是人非。她並不覺得同孫汶等人還有什麼作用。“可惜當初與諸君志談不到一塊,現在更是志不同道不合……”
當初在東京退會還不忘要回一塊錢會費的女子。現在卻鄙夷的說什麼志不同道不合,胡漢民當即忍不住站出來。他想反駁時,旁邊的陳其美趕緊將他一拉,等於是攔住了他。陳其美笑道:“即使是志不同道不合,可面對復興會那也是志同道合啊。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杜雯總理仇視楊竟成,我們也仇視楊竟成,那大家自然是朋友了。”
“杜雯同志,只有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革命才可能成功。”外賓們在一邊很嚴肅的叮囑著,“我們的敵人和帝國主義僅僅勾結在一起,你們必須團結才能獲勝。”
“是,團結是很重要。可問題是和一門大炮團結能有什麼作用?跟著他放屁嗎?”杜雯好不斯文的諷刺道,“同盟會除了華興會那一系有些力量,其他都幹了些什麼?又能幹什麼?什麼十次十一次革命,一遠距離革命家耳!”
雖然杜雯沒有指名道姓,可‘大炮’、‘遠距離革命家’卻是梁啟超對孫汶等人的戲稱,聽聞這個女人當面諷刺忠山先生,胡漢民再也忍不住了,他猛拍了一下桌子,大叫道:“忠山先生再怎麼也是革命領袖,豈是你這個女子可以侮辱的?!”
“革命領袖?呵呵。”杜雯大笑,“即便算他是革命領袖,那也是落後的、過時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革命要的是最新式的汽車,而不是老式的汽車。現在的中國已經不需要什麼忠山先生,更不需要什麼三民主義。因為現在的中國不再是民族革命,現在的中國要的是無產階級革命、需要的是無政府主義。實事求是的說一句,你們想幹什麼?又能幹什麼?”
杜雯是無政府主義同志社的總理,勢力遍佈港澳佛廣等地,且有外賓們支援,同志社發展的更為迅速,她確實有不需要中華革命黨的理由。胡漢民被她說的面紅耳赤,當即就跺腳拉著陳其美退散。他們兩人一走,外賓們還沒有質問杜雯,杜雯便搶先質問外賓了。“維京斯基同志,你這是想幹什麼?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你要我和那個孫大炮合作嗎?”
在坐的有兩個外賓和一箇中國人,俄國人維京斯基、荷蘭人馬琳以及他們的翻譯楊翟明。按照年齡來說馬琳才是頭頭,可接觸下來的杜雯以女性敏銳的直覺感知馬琳就是個屁,真正的話事者是維京斯基,而且此人極有可能是俄國克格勃成員。
“杜雯同志。我們需要他的武裝力量。”維京斯基清了清嗓子,不待馬琳出聲就說道。“接下來的罷工需要武裝力量的配合。短時間內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孫。”
“不行!”杜雯斷然否決道。“孫的身邊必有不少是東廠暗探,一旦與他們合作。那我們也得跟著他們一起被暴露。罷工是需要武裝力量,可這個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