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靈魂鎮著故紙
…
平整、靜謐、沉悶的大平原
我以白如雪的肌膚
以我少女般的溫柔
和愛情的雙眸
眺望著你
我的英雄
…
“你覺得中國文化還有生路嗎?它先天不足,沒有發育出像希臘神話那樣完美的人類童年心理,沒有完整的史詩,沒有燦爛的溫柔的母愛的民族神話。簡言之,中國人沒有童年心靈,從先秦文化開始,雖然編織有辯證思維邏輯經絡,但其結構之下,核心不過是生殺學術,連所謂的道德經,不過統治術而已。
在沒有外部思想影響衝擊的情況下,這種文化獨立地發展了兩千年,它的語言、思維,連同其形式表現的文字,就是這樣同質不變地遺傳下來,並且不斷地自我複製。也就是說,在不斷炒剩飯、添醬缸過程中,加厚、積澱、發酵、腐爛著自己,並一路不斷地發展出一些衍生物,像清朝的辮子,宋代以來的裹腳義和團的糞尿為靈器這樣一些與世界主流文明格格不入的稀奇古怪的東西,甚至像京劇和相聲、沒完沒了的書法和中國繪畫、還有無法界定的中醫、氣功都是這種醬缸文化的產物,它與世界先進文化截然不相同,也無法取得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全社會流行著偽文學,偽文字,全民族都穿著一件皇帝的新衣,在那裡歌舞昇平,自鳴得意,都在彈冠相慶,都在自吹自擂,都在興高采烈,都在自欺欺人
一個暴民的國家,可以有多少億萬富翁,可是沒有一個貴族!
沒有一支歌在世界傳唱,沒有一首詩在國際吟誦,沒有一種舞曲在地球上流行,沒有一個名字在人間稱頌到處都生產著魯迅,沒有中國的普希金
…
中國,在你換腦的前夜,又一場變革的叩門聲中,我的眼中盈滿了淚水,聽那排炮般、排炮般的滾滾雷鳴滾滾雷鳴
…
注① 以下,一直到本節結尾,是部隊長進行60年代的回憶,尤其是他與後來出現在小說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關係的往事回顧——作者注。
17。他的夢境
17。 他的夢境
…
中國封閉的地理環境,封閉精神狀態下文化的近親繁殖複製,使中國人的心理心靈得不到新文化的滋養和刺激,變得越來越貧病孱弱。心靈的孱弱帶來肉體的孱弱,沒有精神殿堂的人民猥瑣低俗;沒有精神殿堂,中國當代永遠也無法產生震撼心靈的偉大文學作品,也無從在其它精神領域有所建樹,我們的社會現實不斷地證明這一點;沒有思想靈魂、沒有自我批判必然沒有真正的社會進步,這種現狀延續至今沒有先進文化思想的我們失去了神聖性,中國人迴圈地重複自己,炒自己文化的剩飯,原地打轉,永遠陷於盲人摸象、瞎子探路的迷惘境地。
中國文化只有迅速融合西方文化一途,舍此別無出路。蘇聯文化中所包含的俄羅斯文化,其中歐化的精華,是進步的文化,實際上是我們走向西方,和西方文化交融匯合的捷徑;換句話說,蘇聯是我們通向西方的橋樑。可惜這條路,在1959年以後實際上就中斷了”
…
亞細亞上空的夜鶯啊——
…
你穿著古代的服裝
留著一條長辮 唱過
…
在五四的街頭
你長袍寬襟 唱過
…
在冼星海的壯闊裡
夕陽輝耀山頭的塔影裡
你唱過 唱過
…
在西去列車視窗
在銀色的月光下
你唱過 你唱過
但是 但是
亞洲原野的大樹啊
你沒有高加索
也沒有普希金!
…
這是文化大革命中未公開發表的最大膽激烈的言論,離經叛道,充滿了對現在社會的強烈批判精神和對未來中國的熱烈憧憬那時我們都洋溢的青春激情
那是在軍官院校假山後面,他和自己徹夜長談時,慷慨陳詞的一部份。他比自己小多了,好幾次自己擊節讚歎,好幾次暗暗為他擔心,環顧左右,捂上他嘴巴也有好幾次,沉吟再三,並不完全贊同他的觀點
…
“車輪沒有時間停下來,拾撿閒情逸志;已經沒有空間輕吟淺唱,痛苦的鉅變——你的聲音可以是月夜下的小橋流水,不!我的詩歌是拿破崙的大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