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草在搖。迅速地倒下,乾枯。
露珠啊,你每天都是溼漉漉的。
…
“你說吧,看見誰了?”還是那個牆洞,偽裝成個老漢。
“沒有人吧?”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嗯,沒有,小聲點”牆洞自己先把聲音壓下去了。
…
“華光1號是57年去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少年聯歡節的,那是中蘇蜜月年代的最後一次演出,後來一切都結束了。”
“56年成都舉辦中華全國優秀青少年夏令營,我和他第一次見面,還有上海的龍目1號,我們都只有7歲”
“我們都相約,日後要當祖國的偵察員,因為受蘇聯電影《偵察員的功勳》影響太深了”
“噢,後來?”老頭在小聲誘導。
…
“華光1號在莫斯科認識了印度青少年尤恩,蘇聯女孩莎夏後來這兩個少年到中國留學一年。”
“他們是結束了世界青少年聯歡節後一起到中國的,當時幾個人都在北京石景山中學。華光1號在石景山中學只學了一年多,就轉回山東老家了。因為他父親,四野的一位中將,後來受彭德懷事件牽連,當時已和他媽離婚了”
“三個少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蘇聯女孩莎夏——祖父是中國人參加過10月革命——一直給華光1號用俄語寫信——這種關係保持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
“哦,也有一個女孩啊”土牆很感興趣。
…
“那時候華光1號已經保送中央軍事學院,聽說莎夏也參加了蘇軍。尤恩是印蘇混血兒,在蘇聯軍事學校畢業後,受到克格勃間諜訓練。他一直在追求莎夏,可是莎夏卻在1970年與一名空軍地勤軍官因為反對對中國的戰爭被捕,兩人在古拉格的獄中結婚。”
“尤恩受到精神刺激,酗酒、鬧事,可是他的軍事才能和間諜潛力卻挽救了他。他和華光1號的關係,也因為莎夏的原因變得糾葛複雜他的民族主義情緒,由於受到尼赫魯50年代以來‘印度向北推進’國家擴張主義的刺激,特別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而異常膨脹起來他曾受蘇軍總參謀部指派,長期派駐中蘇邊境哈薩克軍區前線參謀,窺測偵探中國新疆情報,並轉道喀什、印度、阿富汗和東突境外組織有廣泛的聯絡就是這樣一個人,於1967年我國文革期就任蘇聯某共和國駐華三等武官一年;而那時候,華光1號正在我軍基層以一個普通戰士身份服役。”
…
“嗯,不錯,再說”老牆循循善誘。
…
“兩人的第一次交手發生在1968年,中蘇邊境哈薩克某山口那是尤恩還在駐華武官任上的時候,他竟然趁度假在邊境耀武揚威,向正在執勤的華光1號挑釁,兩人在比試劍術的時候,被華光1號刺中左臂他很快被撤銷了駐外使官職務,召回蘇聯國內,隨後又發生了他與巴基斯坦姑娘‘古堡私奔’”事件
“噢,原來是這麼回事,怪不得溼瘩說在古堡見過他呵呵。”土牆在陰笑。
“後來這個尤恩就消失了”
“尤恩消失?到哪去了?!”疑問!
“”
“他們還會有交手的!”恨恨聲。
“你們要老老實實服刑!”傳來號子的聲音,土牆噤聲了。
“咣啷”,鐵門聲響,送學習材料來了
…
另一間洞室,一個人影搓編草墊子。
年輕的五班長正用嘴唇吮指頭上的血,被草葉割破了。
鳥叫聲正在從耳邊傳來——“叮——咚!”“叮——咚!”
…
“育——”驢撞牆的聲音響起。
兩雙眼睛一齊投向窗外,窗格子進來的一道陽光,投射出鋸齒形草葉的影子。
…
“你下過鄉嗎?”麥草蓆上,機槍連副連長躺枕著雙臂。
躺在陰冷的獄室裡,月光下一片稻花
牆上張貼著標語:“好兒女志在四方!”“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到邊疆去、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高音喇叭裡激昂的歌聲響起來了。
車站裡人山人海,大標語、小旗幟,揹包、提包,年輕的臉,老年的臉淚水、淚水、淚水
“再見了,媽媽!再見了,校園的白楊!”
“我”擦去眼角的一粒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