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2 / 4)

小說:工業為王 作者:噹噹噹當

個一億美金,已經是夠狠了,可是這裡,還有更狠的。

不過,五百六十五萬美元這個報價對於付新來說,這在他的心理接受範圍之內,並不意外,他清楚的知道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的廠商張開的口有多大。

雖然不意外,但是五百六十五萬美元這個價格,付新聽了之後,很失落,他一直有幻想,眼前的這個猥瑣大叔沒有這麼狠,一百多萬美元應該讓他賺翻了,差不多了吧,可是這個時候,這傢伙夠狠啊,直接報數,報到了付新的底線,丫的準確非常,絲毫不差!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國際市場的交易規則就是這樣,人家看你是非買不可,那就更要提價,不狠狠地宰你一刀,怎麼對得起我的先進產品。為什麼西方國家都西方搞反壟斷,不就是因為害怕你因為你有他無,他要非買不可,只能逼你降價嗎?

這就是技術落差帶來的暴利,要想不成為別人的口中之食,只有自己去佔領產業鏈的頂端。而要從底端走到頂端,這些學費都是不得不付出的。

“付先生,如果您採取用日元付款的話。我們可以給您一些優惠。”井上三郎說道。

“日元的報價是多少?”付新問道。

井上三郎回答:“十四億日元。”

“哦。”付新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但是他心底卻在說,“媽了個巴子,才給勞資便宜了一千兩百五十萬日元。那勞資我還不如用美元結算呢!欺負勞資不知道現在美日之間存在貿易逆差嗎,山姆大叔正準備拿你們開刀嗎?勞資已經派人前往香江打前站,不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廣場協議,是為了什麼?”

1979年夏天,保羅沃爾克(Paul_A_Volcker)就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為治理嚴重的通貨膨脹,他連續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

這一政策的結果是美國出現高達兩位數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場利率,短期實際利率,即扣除通貨膨脹後的實際收益率,從1954年—1978年間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1984年間的3%—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元飆升。從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匯率上漲了近60%,美元對主要工業國家的匯率超過了布雷頓森體系瓦解前所達到的水平。美元大幅度升值導致美國的貿易逆差快速擴大,到1984年,美國的經常專案赤字達到創歷史紀錄的1000億美元。

從1980年起,美國國內經濟出現兩種變化,首先是對外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到1984年高達1600億美元,佔當年GNP的36%。其次是政府預算赤字的出現。

在雙赤字的陰影下,美國政府便以提高國內基本利率引進國際資本來發展經濟,外來資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斷升值,美國出口競爭力下降,於是擴大到外貿赤字的危機。在這種經濟危機的壓力下,美國寄希望以美元貶值來加強美國產品對外競爭力,以降低貿易赤字。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製造的產品充斥全球。日本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日本將和平佔領美國!”

美國許多製造業大企業、國會議員開始坐不住了,他們紛紛遊說美國政府,強烈要求當時的里根政府幹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貶值,以挽救日益蕭條的美國製造業。更有許多經濟學家也加入了遊說政府改變強勢美元立場的隊伍。

1985年9月。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日本財長竹下登、前聯邦德國財長傑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_Stoltenberg)、法國財長皮埃爾貝格伯(Pierre_Beregovoy)、英國財長尼格爾勞森(Nigel_Lawson)等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_Hotel)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鉅額的貿易赤字。

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Plaza+Accord)。協議中規定日元與馬克應大幅升值以挽回被過分高估的美元價格。

“廣場協議”簽訂後,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各國開始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

在這之後,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首的美國政府當局和當時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日德伯格斯藤(Fred_Berg_Sten)為代表的專家們不斷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