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3 / 4)

小說:工業為王 作者:噹噹噹當

對美元進行口頭干預,表示當時的美元匯率水平仍然偏高,還有下跌空間。

在美國政府強硬態度的暗示下,美元對日元繼續大幅度下跌。“廣場協議”,揭開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

付新的記憶告訴他付新,1985年9月,日元匯率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快速升值到1美元兌200日元附近。升幅20%。

1986年底,1美元兌152日元,1987年最高達到1美元兌120日元。從日元對美元名義匯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從日元實際有效匯率看,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升值54%;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1%;1998年第三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升值28%。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後的10年間。日元幣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無異於給國際資本投資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個穩賺不賠的保險。

“廣場協議”後近5年時間裡,股價每年以30%、地價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長,而同期日本名義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

泡沫經濟離實體經濟越來越遠,雖然當時日本人均GNP超過美國,但國內高昂的房價使得擁有自己的住房變成普通日本國民遙不可及的事情。

這點和付新前世所處的那個二十一世紀是何其的相似。

1987年G5國家再度在法國羅浮宮聚會。檢討“廣場協議”以來對美元不正常貶值對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以匯率調整來降低美國貿易赤字的優劣性,結果是此期間美國出口貿易並沒有成長,而美國經濟問題的癥結在於國內巨大的財政赤字。

於是羅浮宮協議要美國不再強迫日元與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預算等國內經濟政策來挽救美國經濟。也就是說,廣場協議並沒有找到當時美國經濟疲軟的癥結,而日元與馬克升值對其經濟疲軟的狀況根本於事無補。

美國人就是在坑爹。故意把日本人拉下水,他這一招,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又用在了天朝身上,逼迫天朝的人民幣升值,把天朝拉下水。所以付新對美國這個國家,一直欠缺好感。

1989年,日本政府開始施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雖然戳破了泡沫經濟,但股價和地價短期內下跌50%左右。銀行形成大量壞賬,日本經濟進入十幾年的衰退期。

中國後來有沒有陷入這個深坑,走日本這樣的老路,付新不清楚,因為付新沒有等到這一天。甚至中國經濟倒退時期的來臨,就穿越了。

有著“廣場協議”這樣一件事情的即將來臨,付新怎麼還會答應去使用日元結算,這個時候,應該是大幅度的買進日元,才是正確的選擇啊!等廣場協定過去,把這些日元在手裡捂一段時間,那就可以發大財了!

“井上三郎先生,我還是選擇使用美元結算吧,按照現在日元對美元那二百五的匯率,你給我免除的也不過才一千兩百五十萬日元,也就是五萬美元,降價幅度太低了,五萬美元,我把美元換成日元的手續費都要花這麼多了!不划算。”付新堅決地拒絕道。

“那我就沒有辦法了,這個價格,是我們金剛石公司定下來的價格,不還價的。”井上三郎也堅決地說道,絲毫不給付新還價的餘地。

“好吧,井上先生,請你把相關的材料準備一下,我對你們的裝置有一些興趣。如果價格比較合適的話,我有意購買,想必你也知道,我在中國國內的身份,是一家集體企業的總經理。”付新無奈地對井上三郎說道。

付新就不是會還價的人,既然人家死死的咬住這個價格,而這個價格又在他的心理價位上,他也沒有去跟人討價還價,他實在沒有那個天分。

付新答應之後,隨即,井上三郎這個臉上長滿疙瘩的中年大叔樂得臉上的疙瘩都脹起來了,像棵仙人掌一般,真尼瑪噁心。他招呼付新先坐下,自己轉到展臺一邊的工作人員所屬的工作區域準備相關材料去了。

第一章 轉道法國

法蘭克福國際機械裝備展銷會結束了,初次參展的中國代表團拿下了近五點五個億美元的訂單,這些訂單有的已經具體落實到了來參展的地方企業身上,而另外一部分訂單,則是被國內的一大通電話留了下來,而留下來的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兩個字,央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