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彭德懷自傳 作者:竹水冷

個生與死的威脅。所以,對立三路線的冒險性,是從這樣一個具體行動上認識的。這種認識是膚淺的,不深刻的。

從遵義會議後成立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到一九四三年黨內學習兩條路線,我才進一步認識到黨內馬列主義和反馬列主義兩條路線的長期鬥爭。

遵義會議到會理會議

一九三五年一月我第一次參加中央的會議——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是在毛主席主持下進行的,清算了反第五次“圍剿”以來錯誤的軍事路線。我沒有等會開完,大概開了一半就走了。因為三軍團第六師擺在遵義以南之刀靶水,沿烏江警戒,遭蔣介石吳奇偉〔54〕軍的進攻,我即離席趕回前線指揮戰鬥去了。

會議結束後,聽了傳達,大概意思是:改變了軍委領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主席擔任領導;撤換了博古的總書記,中央總書記由洛甫(張聞天)擔任;準備艱苦奮鬥,在湘、貴、川邊建立根據地①,與二方面軍取得聯絡。這一切大家都高興,完全擁護。大家希望毛主席兼任總書記。

蔣軍追迫遵義,紅軍放棄遵義,繼續向西轉進。待各路敵追迫至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時,紅軍從間道插回桐梓。三軍團向南轉進,在婁山關與王家烈〔55〕部約四五個團遭遇,王部被我擊潰,我軍猛追至遵義,當晚強攻該敵,敵棄城南逃,這就是第二次攻佔遵義。注:①遵義會議決定在雲、貴、川邊建立根據地。

第二天早上,蔣部吳奇偉軍向遵義反攻,蔣到貴陽親自指揮。三軍團沿城南門外至西門外高地抗擊吳軍;我一軍團隱蔽集結於城東南,待吳奇偉軍全面展開向三軍團攻擊時,從敵側後突擊。從上午九時戰鬥到午後四時,一、三軍團合殲敵一個師,餘敵逃脫。這是退出中央蘇區第一次連打了兩次勝仗。打亂了敵人的追擊部署,爭取了某些主動。改換新的領導後,打這樣一個勝仗意義更大。

打敗吳奇偉的第二天,中央機關到達遵義城。三軍團集結在城外西南十餘里,打算休息三五天,深入傳達和討論遵義會議決議。當時,蔣介石軍正在向貴陽集結;滇軍向雲貴邊之畢節、宣威一帶集結;四川軍數部向川南集結。我當時認為,應擺脫滇軍,專對蔣軍作戰。只要尋機再殲滅蔣軍三四個師,我們就可以站住腳,而達到按照遵義會議的決定,在湘、貴、川、鄂邊——即思南、秀山、銅仁、漵浦、辰溪、沅陵地區反覆作戰,粉碎敵軍進攻,爭取與第二方面軍靠攏,建立新的根據地,停止戰略退卻。這時接到軍委命令,三軍團歸一軍團林、聶指揮,進攻魯班場駐守之敵約一個軍。該敵到魯班場已是第四天,野戰工事已完成。我攻擊一天未奏效,黃昏撤退,繼續西進。到離習水不遠之某鎮,軍委又決定打擊追敵潘文華師,該師九個團,系川軍劉湘主力,戰鬥一天又未取勝,我乘夜撤退,渡過習水河繼續西進。敵軍繼續堵擊、側擊,比較緊張。

軍委派劉少奇來三軍團任政治部主任,原主任袁國平調軍委另行分配工作。在遵義會議時,毛主席向我介紹:這是劉少奇,很早加入黨中央委員。以前我不認識劉少奇,他來三軍團工作,我表示歡迎。我和他談過以下的話:現在部隊的普遍情緒,是不怕打仗陣亡,就怕負傷;不怕急行軍、夜行軍,就怕害病掉隊,這是沒有根據地作戰的反映。遵義會議決定在湘鄂川黔邊建立根據地,大家都很高興,但傳達討論不深入。我們曾想在打敗吳奇偉軍後,爭取三五天休息,討論遵義會議決議,克服對敵作戰的猶豫情緒。現在部隊比較疲勞,特別是打婁山關那一天,很疲勞。王家烈所部,是上午八九時從遵義出發的,想先佔婁山關(該關離桐梓和遵義各四十五里)。我們十一時許才接到軍委告訴的上述情況和要我們相機襲佔遵義的命令,即刻跑步前進。武裝長途跑步,消耗體力很大,幾天都沒有恢復起來。我先頭部隊到婁山關分水線(制高點)時,王家烈部隊只隔兩三百米,如果它先佔領,我處仰攻態勢,就會增加傷亡和困難。那天因為我軍居高臨下,王家烈部戰鬥力也不強,我們傷亡不大,只有百人,就把敵人五個團打敗了,但因正面突擊,沒有截斷敵軍退路,故繳獲也不多。我還同他談:湖南敵軍戰鬥力也比以前弱。蔣桂戰爭時,湖南吳尚第八軍一部投桂軍,一部潰散。紅軍兩次進攻長沙何鍵部,損失也不少。紅軍到達郴州、宜章間時,我曾向中央建議:第三軍團向湘潭、寧鄉挺進,威脅長沙;中央率主力迅速進佔漵為中心的地區,發動群眾準備戰場;三軍團儘可能在寧鄉、湘潭、湘鄉、益陽地區同敵周旋一個時期。博古他們未採納,其實這個意見是可以考慮的。蔣介石部隊也很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