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直運之弊,三教論衡(1 / 3)

徐齊霖也不掩飾,點了點頭,說道:“王給事可有建議?”

王巽苦笑了一下,說道:“下官以為欲降低漕運花費,非開山鋪路、鑿石浚河不可,這財力、人力耗費,恐怕十分巨大。”

徐齊霖輕輕拍了拍桌上的材料,問道:“這上面可都寫了?”

王巽搖頭道:“下官未寫,若徐丞想看,下官明日便能呈上。”

“先就明日呈給某看吧!”徐齊霖笑了笑,說道:“王給事熟悉漕政,某還要經常徵詢請教呢!嗯,你且下去把建議寫出來。”

“是,下官告退。”王巽施禮已畢,轉身離去。

徐齊霖看著王巽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想了一會兒,方才開啟檔案,仔細閱看。

按照現在的漕政,輸入關中的租庸調以江淮為主。因為江南地方大、氣候適宜,人口也已與中原相差彷彿,又沒有什麼征戰,物資較為豐富。

每年二月,漕運船隻從揚州入斗門,開始漕運之旅。四月,漕船渡淮入汴,常常因為水淺,到六七月才到達河口;這時河水上漲,又要等到八九月水落才上河入洛……

漕運很苦啊,看著這時間線,徐齊霖不由得發出感嘆。大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時間,才能得以往返,那些漕船和水手真是辛苦,難怪書上說漕運加重了人民負擔呢?

而且,時間拖得這麼長,在路上耽擱也要吃喝,這耗費也是相當巨大呀!

徐齊霖感慨之餘,提筆一算,這路上停留等待水漲水落的時間,竟要比行船的時間長。

這是什麼鬼呀?又不是後世節假日的高速路擁堵,至於這樣嗎?就沒人考慮到這是個問題嘛?

想了一會兒,徐齊霖再往下看,又發現了問題。原來江南船工不熟悉水情,行船於黃河汴河等河流時,常常要轉僱河師水手。

這不是重複花費嗎?徐齊霖又皺起了眉頭。

這個材料雖然不錯,但還不夠詳細,若是能列出漕船所經各段路程的詳細花費,就能更直觀地看出哪裡需要改進了。

當然,徐齊霖現在也能從中看出,為了避開三門峽岻柱山,從洛陽走三百里陸路運糧入陝州的花費是個大頭。

如果船隻強行從砥柱而過,則船毀人亡的機率太高,損耗巨大。

徐齊霖找來地圖,認真在漕路上的幾個關鍵地點做著標記,又在紙上寫著自己找到的問題,以及自己的想法。

其實,即便不懂什麼水情,不知道如何行船,不去實地考察,透過王巽所整理的資料,作為一個具有後世思維的人,就象徐齊霖,也能看出很多問題。

首先是直運法弊端甚多,江南漕船一路到洛陽,先是二月在揚州集合,雨季正常,便能直接出發,雨季來遲,漕船有時需在揚州盤桓一兩個月。

然後渡淮入汴要看水深水淺,到達河口還要看水漲水落,進入黃河又常常需要另僱河工……

這樣一算,在路上耽擱的時間有時竟達到五六個月之久,相當於正常運糧到洛陽的時間。

如果把盤桓和耽擱的時間都能排除掉,也就省下了漕船人員數個月的吃喝,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徐齊霖把整個漕運過程逐步分解開來,形成幾個環節,對於漕運改革就更一目瞭然了。

哪怕不涉及到工程技術上的革命,而只是在程式上進行改良,使每一個環節的成本削減到最低,也意味著漕運改革的成功。

數字啊,還要有更加具體的數字,才能進行成本的精細核算,才能把成本削減到骨子裡。

徐齊霖放下紙筆,長出了一口氣,對改革漕運更有了信心。

但紙上談兵,即便計算精確,資料詳實,也未必會取信於人,還是要親身考察一番,方能上呈諫議,以求實施。

時不我待呀,想到明年二月漕運便要開始,徐齊霖感到了時間的緊迫和任務的艱鉅。

雖然在理論上不用耗費巨資大興土木、開山鑿石,但要實現分段運輸,轉運倉庫是必須要建的,且不是一個兩個那個簡單,建的小了也是不行。

難道要把大盈庫的贏利全投進去?徐齊霖剛產生了這個念頭,便覺得不妥。

或許,還有更好的辦法,類似於房屋預售,是不是能先拿錢後幹活呢?

徐齊霖有了個模糊的想法,可還沒等他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便有人敲門而入。

李淳風看來是滿心歡喜,還有那麼點小激動,手裡拿著剛剛印刷出來、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初等數學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