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戲院新感覺(3 / 3)

“此女還曾去九成宮為陛下和諸位貴人表演過,還被徐充容以義妹相稱。”中年男子說道:“聽說,她也拒絕了入教坊的邀請。皇家且不能招收,更不要說王公大臣了。”

貴婦點了點頭,說道:“妾身也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她卻有這等故事。嗯,又有表演了,是她的師父鄭大家呢!”

鄭團團抱著琵琶款款上臺,躬身施禮後,在丫環放下的椅中坐好,靜氣凝神,拔動了琴絃。

有如一聲飽含辛酸的嘆息,琵琶樂曲帶人們進入了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樂曲中,全場皆靜,只有樂聲飄飛…….

……………

長安戲院裡的熱烈氣氛,遠在新安的徐齊霖是一點也沒感受到。他正忙於製造耐火磚,準備起高爐,引領大唐的冶煉新時代呢!

沒辦法,沒人知道鋁釩土的作用,也沒人知道耐火磚的製造,也沒人知道建高爐、鼓熱風,以及焦炭,對於熔化鐵水的重要性。

自世界各地發明人工冶鐵技術以來,直至20世紀70年代,人類都是處於廣義的鐵器時代,包括工業革命前的傳統鐵器時代,直至其後的後鐵器時代或鋼鐵時代。

由於技術和材料的關係,早期的人工冶鐵技術主要包括鍊鐵和鍊鋼兩個重要環節。

鍊鐵過程大致為:用燃燒木柴、煤炭或木炭等燃料加熱以氧化鐵或硫化鐵為主的鐵礦石,達到足夠高的溫度後,燃料中的碳與鐵礦石中的氧或硫結合成氣體逸出,還原出鐵礦石中的鐵。

由於還原出來的鐵中還殘留了鐵礦石中的硫、磷、矽等等,以及多餘的碳等雜質。鍊鐵獲得的產物被稱為生鐵,其性質脆而硬,通常並不適合直接使用。

所以,鍊鐵完畢後還要有個鍊鋼的過程,也就是去除生鐵中的雜質和氧化物,以獲得潔淨和優良效能的鋼製品。

從這個過程來分析,可以看出,古代由於爐子過熱或燃料比過大,可能會得到過液態生鐵,但絕不能象後世那樣大規模生產,甚至是從鐵直接變成鋼。

很簡單,爐溫不夠,鐵的熔點大概需要一千五百度,在爐子、風力、燃料等沒有升級前,想要達到是很困難的。

而在公元十世紀,中國開始把煤用於冶鐵;十六世紀開始使用焦炭;十七世紀出現了活塞式風箱鼓風技術。

到了明朝,在《天工開物》中,便有了包含現代鋼鐵生產原理中最主要流程的描述,也就是用生鐵水直接澆鑄,以及拋撒造渣劑等技術。

徐齊霖也不用太過高階,把冶煉技術提高近千年,那已經是驚天動地的變革,足以彪炳史冊了。

一邊搞著大鍊鋼鐵的各項準備工作,一邊等著朝廷對他奏報的回覆,徐齊霖還要一邊讓勘探人員尋找石英石礦。

造玻璃,那才是最大的財源。腓尼基人就是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發了一筆大財。

在後世,玻璃就是廉價的普通之物。但在歷史上,玻璃卻曾是最昂貴的材料之一,是可與黃金和寶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少數上層顯貴才能享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