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唐強盛的根本(2 / 3)

起自己這個年齡,也對不起老姐、大哥,還有小妹。

至於升官,徐齊霖表面上又討又要,其實倒並不是很熱衷。朝堂上都是人精,也並不是一團和氣,要想立得穩,並不是很容易。

特別是在封建社會,皇帝決定一切,看你不順眼,輕則發配,重則賜死,你有什麼招兒?

就象現在這樣就挺好,自己管一攤,不就是賺錢嘛,後世的腦瓜,還能被這難住。

“阿郎說那《相會》的戲很受歡迎,等咱們回去能看上吧?”伍菘不好意思提鄭團團,就拿徐齊霖告訴他的事情來說。

徐齊霖不以為意,也知道這傢伙在想什麼,說道:“自家的戲班,啥時想會啥時演,這還算個事兒?你別胡思亂想,安心跟著某走,少不了你的好處。”

伍菘嘿然一笑,又開始想這好處是什麼,要不要求阿郎幫忙向鄭娘子說媒。

徐齊霖的目光已經移到一艘逆流而上的小船,看那船老頭已是年紀不小,操船的手法熟練,旁邊還有個女子,手中持篙,用力撐船。

那女子年紀也不算大,臉龐曬得挺黑,光著兩隻腳,汗水從鬢邊流下。隔得挺遠,只是向這邊望了一下,便又專心撐船。

生活不易啊,自己應該是幸運的,不必象他們這般辛苦。

徐齊霖感嘆一聲,再度轉移目光,望向沿岸的風光。

田地裡的莊稼已經收割完畢,光禿禿的,樹木的蔥綠也大半被枯黃代替。秋高氣爽,行人寥寥。

農忙已過,多數人要等到明年開春才能再操鋤把犁。如果能有個冬天操持的營生,最好是在家裡,收入會增長,勞動生產率也能提高。

光是指著種地,沒有災害的情況不,能得溫飽已是不錯。若是有個副業,奔向小康豈不更快?

徐齊霖垂下眼瞼,又陷入了沉思。

…………….

長安千秋殿。

前幾日出去散了心,聽了歌,看了戲,李二陛下的心情還是有所舒緩。

今天,李二陛下的心情依舊不錯,特別是看到了胖兒子的來信,以及透過正常渠道呈上的奏報。

顯然,李四胖是真的悟了。不僅給老爹寫信問安,奉上禮物,還給在京的兄弟也寫了信,同樣表示了心意。

對此,李二陛下表示很欣慰。儘管他是透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宰弟上的位,可誰又希望自己的兒子再演骨肉相殘呢?

看過胖兒子的書信,再看胖兒子的奏報,李二陛下更覺舒暢。他沒想到,這胖兒子不僅文采出眾,還對大唐的民生有著深刻的見解。

說到大唐的強盛的衰落,恐怕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府兵制的興起和廢棄,以及均田制的實施與瓦解。

府兵制以均田制為基礎,均田制瓦解,導致府兵制廢棄,接下來便是大唐軍力的衰落,以及軍閥割據的產生。

所以,均田制在歷史上被看作大唐興衰的關鍵因素。

而李四胖的奏報,正是針對均田制的弊端,以及百姓由狹鄉向寬鄉遷徙的困難。

均田制的起源很早,自北魏起,至唐代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的目的是為了讓平民能有土地維持生存,而讓富豪不足以構成侵凌之勢。

而在唐朝,採用均田制也是有歷史原因,以及實施的基礎的。隋末之亂,戰事頻繁,造成人口銳減,土地大量荒蕪的景象。

這便使得初唐時期,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而百姓在受讓田地後,並不是永遠佔有,而是要在死後將其大部分歸還給國家,再由國家分配別人。

表面上,這似乎沒有問題。只要大唐疆域足夠廣,有足夠的土地分配,便可以把這個制度長久地實施下去。

但事實上,到了高宗時期,均田制便已經瀕於瓦解,實在是因為均田制有著難以避免的弊病。

因為唐代的土地分為永業田與口分田,前者一般包括宅地與桑地等,為私有性質,可以傳給子孫或者進行買賣;後者是根據人口分配的,人一出生就有權分配,一故去就要收回。

這樣一來,隨著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土地再也就不能滿足需要,人口多的地區,能分到的土地所來越少,遠遠達不到政府所規定的水平。

而且,由於退田分田頻繁發生,使得土地呈現碎片化。一戶人家所擁有的土地常常分散各地。

由於沒有現代化的代步和運輸工具,農民要耕種相距很遠的田地,那是相當的困難。

據史料記載,唐代有人擁有的土地,最遠距離達到了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