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問題便是人口,千里沃野,卻是人力寡乏。歷史上直到武則天時期,才應陳子昂的上書,開始在張掖屯田駐兵。
所以,徐齊霖才敢誇下海口,才敢來這裡鍍金。
就算沒有他的後世思維,只要朝廷支援,別人也一樣能把張掖建成塞上江南。儘管時間上,肯定要比他花費得多。
帶著兩千府兵,徐齊霖和隨行官吏日夜兼程,終於趕在棉花栽種前抵達了張掖。
沒啥說的,粗略勘察之後,徐齊霖便指揮府兵耕種屯田,把棉花種子全部種下,足有千畝之多。
隨後才是大盈庫運輸隊、工匠、家眷、移民的不斷抵達,又開始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
雖然早在秦漢之際,月氏、匈奴就在此先後築城,但規模不大,且已殘破不堪。後世的甘州古城,卻是始建於西夏。
徐齊霖倒是想建起一座聞名西北的大城,但卻不是最緊要的工作。建屋蓋房、安置移民、墾地耕種,才是最急迫的任務。
所以,他選定了城址,畫出了圖紙。按照規劃,先民居後商鋪,最後才是城池,把建設程式顛倒了過來。
同時,他根據勘察結果,設村建鎮,分流移民,一邊建房,一邊繼續動用軍隊墾地耕種。
民以食為天,長途運輸糧食的成本太高。創造經濟效益的棉花已經種下,剩下的便是大力種植糧食,爭取在今年秋收後,達到自給自足。
安置移民的工作繁雜而瑣碎,需要的不僅是房屋、耕地、農具,還有各種生活物資。當然,這些並不是全都要從長安運來,東面的涼州也能採購一些。
最令徐齊霖感到意外的是商人的頭腦和嗅覺,看到了大張旗鼓地開發甘州,也看到了大批移民的西遷,這些商人也看到了商機。
大批的物資由商人運來,哪怕是沒用大盈庫的運輸隊,徐齊霖也表示了極大的歡迎。
不就是要賺錢嘛,咱還差這個?只要解決了眼前的麻煩,徐齊霖還樂於讓這些商人來往貿易。
為了表示鼓勵,按照商人運進物資的數量,徐齊霖又推出了優惠政策,並且傳信長安,讓大盈庫給予這些商人以便利。
“徐丞,在下回來了。”王方翼跳下馬來,臉上風塵僕僕,卻透著喜悅,轉身一指,說道:“鹽池所採數百石,全部運到。”
鹽池,就在張掖北九百多里,潔白甘美,品質極好。王方翼奉命前往,滿載而歸,一下子就解決了移民的吃鹽問題。
“好,極好。”徐齊霖又鬆了口氣,生活物資又解決了一個,令人欣慰。
王方翼笑道:“十數日間,又是大變樣兒,令某驚訝不已。”
“不快不行啊!”徐齊霖苦笑一聲,說道:“陛下的支援是沒說的,可這速度著實有點快。不日又有一批移民前來,乃是還俗的僧侶,以及蓄養的奴婢。”
王方翼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對沙門予以打擊,對甘州的建設有利。只要人口多了,甘州變成塞上江南,也是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