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優勢再加上暴利,一下子使鏡子成了胡商爭搶的最大商貨。
徐齊霖多鬼呀,光買鏡子可不行,咱得搭配著來。或絲綢,或瓷器,或茶葉,你得買夠規定的數量,才賣給你平價鏡子。
可即便如此,胡商依然熱情高漲。搭配的也都是緊俏商品,運到中亞不愁賣,到了歐洲更是瘋搶,就是要多準備人員和駝馬,多付出辛苦而已。
商貿的活躍,使甘州城外的商貿區幾經擴建,已經快趕上主城的面積了。
車水馬龍、人頭攢動,酒樓、客棧林立,南腔北調匯聚,熱鬧和繁榮的景象,讓馮智戴都看得目瞪口呆。
關鍵是這裡沒有宵禁,已經形成了夜文化。如同長安一樣,很多主城富戶都在這裡有宅院,就為了夜遊享受。
“嘿嘿,竟然能聽到鄉音?”馮智戴感慨地搖頭,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又看向那倚樓賣笑的風塵女子。
哪裡繁華,哪裡人流如織,哪裡就少不了風月場所。而在這裡,胡姬卻是最多的,漢女也有,卻是很少。
也難怪馮智戴聽到嶺南口音而感到奇怪,發出感慨了。
“那位可是甘州的花魁。”嚮導咧著嘴笑道:“能文會詩,在長安或江南還算不得出挑,可與胡姬一比,可就是獨佔鰲頭了。”
馮智戴點頭,說道:“現下的甘州還只是對商賈有吸引力,日後會有更多歌伎前來,那她可就要被比下去了。”
嚮導說道:“跑到這討生活也不容易,卻也是個有眼光的,只要兩年,掙下的錢也夠她另從他業了。”
停頓了一下,嚮導繼續說道:“徐丞答應陛下三年內建個塞上江南,看來兩年也差不多了。”
“徐丞之才能,令人欽佩。”馮智戴有些感慨,說道:“日後封侯拜相,前途無量啊!”
嚮導頜首贊同,伸手指點著說道:“那家酒樓卻是長安搬來的,店主與徐丞頗有些淵源。馮先生若覺得吃不慣本地飲食,可去那裡。”
馮智戴舉目一看招牌,笑道:“醉宵樓啊,在長安有多家分號,名聲也甚是響亮。某知店主與徐丞乃是同族,卻沒想到把分號也開到這裡了。”
“可不是隻此一家是長安的分號。”嚮導說道:“馮先生留意招牌,便知道有很多商鋪在長安的東西市頗為有名。來得早的,佔了好地;來得晚的,也只好向官府提議,繼續擴建。”
“難道徐丞對擴建並不贊成?”馮智戴有些疑惑地問道。
嚮導想了想,說道:“或許和暫署肅州刺史有些關係吧,把好處都留在甘州,朝廷也不會同意。”
“某倒把這事給忘了。”馮智戴一拍腦袋,說道:“想必徐丞是有所考慮,或在肅州再建一個商貿集市。”
嚮導聳了聳肩膀,對此並沒有多大的熱情,說道:“本來兩年便好,多了個肅州,徐丞怕是要三年才能回京述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