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角度看,坎寧安的行動是有道理的,而且他也沒有想過要這麼快就與唐帝國的主力特混艦隊決戰。特別是在歌德福伊不再聽從他的建議,率領法國遠征艦隊返回開普敦之後,坎寧安更沒有獲勝的希望了,別說去對付第一特混艦隊,只要被第三特混艦隊逮到,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戰勝第三特混艦隊。因此,在坎寧安的計劃中,他只是想去炮擊莫羅尼,甚至不需要佔領莫羅尼,就可以讓唐帝國感到如芒在背了。
這個計劃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可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就在艦隊以28節的速度到達了歐羅巴島附近海域的時候,一封新的電報發來,唐帝國海軍的第一特混艦隊突然出現在了莫羅尼,而且好像有幾艘戰艦遭到過魚雷攻擊,艦體嚴重數損,而且進水不少,第一特混艦隊的航母也回到了莫羅尼,不過沒有發現第三特混艦隊,以及那些補給船隻,登陸艦艇的蹤影。而這就是莫羅尼的諜報人員發出的第二封電報,也是最後一封電報。
本來這封電報的問題並不大,可坎寧安卻產生了懷疑,那幾艘遠洋潛艇還在開普敦港裡面躲避風浪呢,那麼,第一特混艦隊的戰艦是被誰的魚雷擊傷的?肯定不是英法海軍的潛艇,可問題是,在印度洋的西部海域,還有別的潛艇對第一特混艦隊構成了威脅嗎?顯然沒有,美國部署在澳洲的潛艇不過就在印度洋的東部,靠近澳洲大陸的海域活動而已,根本就無法航行到印度洋的西部來!除非這是被唐帝國海軍自己的潛艇誤傷的,可是這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唐帝國海軍的潛艇艇長難道識別不出自己國家的戰艦?
本來談仁皓演這出戏的目的不是要迷惑坎寧安,而是要讓莫羅尼的敵諜報人員發出電報,因此這出戏演得過頭了。坎寧安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他已經感覺到了危險。可問題是,現在第一特混艦隊已經回到了莫羅尼,而第三特混艦隊在哪?如果第三特混艦隊返回了科倫坡的話,那就得趁這個機會,在夜間殺到莫羅尼去,炮擊第一特混艦隊,解決掉最大的威脅,到時候單獨對付第三特混艦隊的把握就更大了。如果第三特混艦隊沒有返回科倫坡的話,那就肯定藏在葛摩群島的某個地方,等著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去送死呢!
怎麼辦?坎寧安在分析了這兩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後,做了一個新的決定,艦隊放慢前進速度,把預定到達莫羅尼的時間延遲十幾個小時,這不但給了他更多的時間來獲得更多的情報,以準確判斷戰場上的情況。另外,到時候艦隊將在夜色中到達莫羅尼,而這就可以避免遭到第一特混艦隊轟炸機的打擊,就算第三特混艦隊在附近,他也可以藉著夜色掩護撤退。
做出了這個新的決定後,坎寧安一邊下令艦隊減速,一邊設定了新的航線。實際上,當時第三特混艦隊正在準備南下,而且,正因為坎寧安做出的新決定,導致了英國遠征艦隊與唐帝國的第三特混艦隊於九日凌晨兩點時,在莫羅尼南面大概150海里處遭遇了,而此時,第一特混艦隊就在第三特混艦隊北面大概70多海里處!
第三十一章 倉促迎戰
第三特混艦隊戰艦上的雷達是在兩點到兩點過十分之間陸續啟動的,當時,第三特混艦隊的雷達裝備可以說是眾多特混艦隊裡面最好的了。五艘戰列艦在接受維修的時候,都換上了最新型號的雷達,而且,戰艦上有兩部雷達,一部是用來對空搜尋的,而另外一部新安裝的是專門負責對海搜尋的雷達。這是帝國海軍最新裝備的對海搜尋雷達,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專用對海搜尋雷達。唐帝國海軍也是第一個將雷達功能細化的國家。
雷達在執行對海搜尋與對空搜尋時要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相對而言,對空搜尋要簡單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所有國家最先研製出來的都是對空搜尋雷達(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對空探測與監視的需要,才開發出了雷達)。雷達在對空搜尋的時候,遇到的干擾,以及所產生的雜波是相對較少的,特別是在搜尋高空目標,以及天氣情況不太惡劣的時候,幾乎是不需要考慮干擾問題的。相反,在執行對還搜尋任務的時候,就得考慮干擾所產生的問題,以及對雷達效能的影響了。
海面本身就可以反射電磁波,特別是在海況比較惡劣的情況下,當海浪的高度超過了三米時,對雷達產生的干擾是相當嚴重的。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批艦用雷達的對海探測能力相當糟糕的原因。而隨著海戰的發展,雷達對海上炮戰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研製專用對海搜尋雷達的要求也就自然產生了。
最初的對海搜尋雷達不是裝備在戰艦上的,而是裝備在反潛飛機上的,而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