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部分(2 / 4)

先被用在了尋找潛艇上。接著,開始大規模裝備夜間偵察機,好讓偵察機在夜間也能夠發現海面上的戰艦。也正是這些實戰應用,讓工程師逐步總結出了在對海搜尋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對海搜尋雷達應該具有什麼樣的效能等。

25年初,帝國海軍就提出了研製專用對海搜尋雷達的要求,任務很快就被下達到了幾個電子研究所。而當時潘澤康上校所在的廣州物理電子研究所也承擔了相關的研究任務。到25年中期的時候,第一部實驗型的對海搜尋雷達誕生,並且立即開始進行效能測試,並且透過廣泛的實驗解決了在最初設計時所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到25年10月份的時候,實驗工作結束,並且透過了海軍的驗收,海軍對新雷達的效能也很滿意,並且立即就下達了訂購合同。當第一批雷達生產出來的時候,首先就提供給了第三特混艦隊的那五艘戰列艦。在為戰列艦安裝這批雷達的時候,工程師還將雷達與戰艦的火控系統整合到了一起,因此,新雷達還具有火控能力,這要比以往透過拼裝方式構建的雷達火控系統先進很多。這也算得上是第三特混艦隊的一個秘密武器吧。

除了這五艘戰列艦上有專用對海搜尋雷達之外,當時並沒有其他的戰艦安裝專用的對海搜尋雷達。不過,第三特混艦隊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有三分之一的驅逐艦上也安裝了雷達,這可算得上是當時各國海軍中的一個先例了。

其實,最早提出要在驅逐艦上安裝雷達的不是帝國海軍,而是波斯海軍。波斯海軍在向帝國訂購第一批“城市”級大型驅逐艦的時候,就明確提出,要在這些驅逐艦上安裝雷達,這樣不但可以為波斯海軍的艦隊增加雷達探測能力,而且還避免了讓主力艦會船廠改造的麻煩。當時帝國海軍也滿足了波斯的要求,並且在出售給波斯的一部分驅逐艦上安裝了雷達。不過,當時安裝在這寫外售型驅逐艦上的雷達都是簡化型的,其效能要比唐帝國海軍自己使用的同型號雷達差很多。

在戰爭初期,因為受到雷達產量,效能(主要是體積龐大,耗電量巨大),以及大批戰艦戰損等因素的影響,唐帝國,美國海軍中,都只有巡洋艦以上級別的戰艦才會安裝雷達,而且當時大部分驅逐艦上都沒有安裝雷達的空間。而隨著雷達產量的提高,效能的增強(新雷達的體積縮小了很多),以及大量新的驅逐艦服役(唐帝國的“城市”級驅逐艦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在未來加裝雷達的需求),所以唐帝國也開始考慮在驅逐艦上安裝雷達了。而當時就有一批驅逐艦安裝了雷達,提供給了幾支主力特混艦隊。

在驅逐艦上安裝雷達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艦隊可以更靈活的擴大防空範圍(不是用來反潛的,驅逐艦上的雷達在反潛方面的用途並不明顯)。以往,都是由安裝了雷達的重巡洋艦執行前出防空警戒任務的。可由重巡洋艦執行這一任務的弊端肯定非常多,比如重巡洋艦的數量有限,而重巡洋艦又是艦隊防空的主力,如果將其分派出去執行警戒任務,必然會削弱艦隊的防空力量。因此,由驅逐艦來執行防空警戒任務顯然是最為合適的,這也是唐帝國海軍首先在驅逐艦上安裝雷達的主要原因。當然,驅逐艦上安裝的雷達也有對海探測能力,不但可以執行對空警戒任務,而且還可以執行對海警戒與搜尋任務!

當時,首先發現目標的正是跑在艦隊最前面的一艘驅逐艦。五分鐘後,“南寧”號上的對海搜尋雷達也發現了南面的艦隊,此時戰鬥警報已經響了起來。常薦新先是有點不敢相信敵艦隊竟然這麼快就出現了,接著,他就下令艦隊立即加速,同時左轉,戰列艦與其他戰艦也迅速分開。

此時,英國遠征艦隊距離第三特混艦隊的前出驅逐艦大概20海里,距離第三特混艦隊的戰列艦編隊大概30海里。也就在“南寧”號上的雷達發現了英國遠征艦隊裡的戰列艦的時候,坎寧安的旗艦“英王喬治五世”號上的雷達也探測到了那艘前出的驅逐艦。最初,坎寧安還沒有想到第三特混艦隊的戰列艦就在北面不遠處,而當第三特混艦隊開始轉向,戰列艦的寬大正面朝向了英國遠征艦隊,並且距離近一步縮短到了25海里的時候,“英王喬治五世”號上的雷達才發現了北面的戰列艦編隊。這下坎寧安不敢有絲毫懷疑了,他也立即下達了右轉命令,並且拉響了戰鬥警報。

突然遭遇,讓兩位艦隊指揮官都驚訝不已,常薦新沒有忘記把訊息發給談仁皓,警告第一特混艦隊不要靠得太近,並且做好轟炸敵艦隊的準備工作。可接下來,到底是迎上去打,還是儘量與敵人周旋?常薦新只知道南面是一支強大的艦隊,可卻並不知道,那只是英國遠征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