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部分(3 / 4)

陸地區,而且隨著轟炸範圍的擴大,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很快就超過了1500公里。在九月底的時候,轟炸了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孟菲斯,轟炸機的單向飛行距離達到了2250公里。也就是說,當時沒有任何一種戰鬥機可以為轟炸機群護航。實際上,就算是去轟炸新奧爾良,陸航的戰鬥機也就最多把轟炸機群護送到墨西哥灣的北部上空,然後就得返航了。

最初幾次轟炸,美國本土的防空力量還沒有調整過來,轟炸機的損失也不大。從九月十七日開始,美軍出動了大批戰鬥機攔截轟炸機群,而且主要就是在墨西哥灣上空進行攔截,避免讓轟炸機群飛到美國本土上空。這也就迫使羅雲衝在九月十八日緊急部署了護航戰鬥機,並且在接下來的幾次轟炸中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美軍也不笨,在發現對方出動了護航戰鬥機,而且摸清楚了護航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也就只能到墨西哥灣北部之後,美軍收縮了防空圈,將攔截線設在了本土南面的海域上空,這樣護航戰鬥機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從九月二十七日開始,轟炸機的損失率迅速攀升,在十月三日轟炸蒙哥馬利的行動中,出動的219架轟炸機被擊落了33架,其中25架被戰鬥機擊落,損失率高達15%。羅雲衝不得不緊急叫停,接下來好幾天,轟炸機群都沒有出動。

當時,唐帝國航空兵已經有了豐富的戰略轟炸經驗,而在以往的轟炸中,有無戰鬥機護航,轟炸機的損失率很有可能相差十倍以上。也就是說,護航戰鬥機的重要性甚至不壓於轟炸機。如果從飛行員計程車氣角度考慮的話,護航戰鬥機就更為重要了。當時很多轟炸機飛行員都承認,在有護航戰鬥機的時候,他們不會畏懼敵人的防空戰鬥機,可是如果沒有護航戰鬥機的話,很多飛行員甚至認為他們不可能回到機場上。可想而知,如果連飛行員都感到害怕了的話,那麼轟炸還會有什麼效果呢?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三個辦法,一是奪取前線機場,讓護航戰鬥機靠前部署,這樣就能縮短護航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二是研製航程更遠的護航戰鬥機,以滿足全程伴隨護航的需要。三是用其他的辦法來提高現有戰鬥機的航程。

如果繼續以尤卡坦半島為基地的話,那麼第一個辦法幾乎不可行。墨西哥灣裡面沒有可以建立機場,部署護航戰鬥機的島嶼,特別是在靠近美國本土的北部海域,更沒有合適的島嶼。而古巴西部地區還在美國的控制之中,如果將戰鬥機部署在古巴的東南部地區的話,護航戰鬥機的航程仍然不夠。

第二個辦法也比較麻煩,雖然戰時體制可以加快新式戰鬥機的研製速度,但是不管怎麼樣,研製一種優秀的戰鬥機,至少也得花上一年的時間,而在一年之後,恐怕就不需要航程更遠的新式戰鬥機了。因此,當時羅雲衝不可能得到新式戰鬥機,仍然得在海航與陸航裡大規模裝備的戰鬥機身上想辦法。

當時,帝國的好幾家飛機廠也在設法解決這個難題,而且提出了很多在當時看起來極為荒謬,也不可能成功的方案。比如,為戰鬥機在空中補充燃料。

這個方案是由成飛的工程師首先提出來的,既然戰鬥機可以在地面上補充燃料,那為什麼不能在空中補充燃料呢?而且燃料本身是液體,可以透過管道輸送,只要將管道從另外一架飛機接到戰鬥機上去,就能夠為戰鬥機在空中補充燃料,從而提高了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從理論上講,這是完全可行的。在28年中期,成飛就用兩架運輸機首先做了試驗,從攜帶燃料的運輸機上釋放出一根橡膠管,然後又接受燃料的運輸機接住這根管子,再將燃料送到後面的飛機上。實驗很成功,可是難度卻相當大,而且當時還有很多其他的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比如高壓空氣泵的體積難以縮小,而且功率不夠。管道很容易破裂,且後面的飛機不一定能夠接住管道,就更別說只有一名飛行員的戰鬥機了。還有,沒有任何現成的加油機,改裝別的飛機很麻煩。最大的問題還是安全,如果管道在空中破裂,或者是斷裂,纏住了螺旋槳的話,那就將機毀人亡!

直到戰爭結束,空中加油仍然停在試驗階段,直到戰後,當噴氣式飛機逐漸成為了主流後,空中加油技術才得以迅猛發展。而且,這成為了後來空軍力量的倍增器,並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除了空中加油之外,還有人提出用轟炸機拖帶戰鬥機,或者是將戰鬥機掛在轟炸機的機翼下,到了戰場上空後,再釋放出去,完成戰鬥後,戰鬥機再與轟炸機在空中會合,返回機場。當時,這是最受到重視的方案,羅雲衝甚至專門組織人員去研究可行性,陸航也在後方組織了大量的測試,好幾架飛機制造廠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