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想天開的計劃,但是它卻付諸實施。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都曾聽說過這種炸彈。
鮑威爾繼續說道:“氣球炸彈的真相,其實是不是細菌炸彈呢?我深深地懷疑它同731部隊的新武器有著密切的關聯。”
“你到華盛頓的哥倫比亞特區去看看吧!在史密索尼亞歷史博物館裡至今還陳列著氣球炸彈的實物……這種氣球炸彈每次落到美國本土時,美國的化學家和醫學家們看後都對它的真相抱有很大的疑問。”鮑威爾的話包含著衝擊性的暗示。如果氣球炸彈就是細菌炸彈的話,那麼,軍部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所進行的那種“戰史上最幼稚的作戰”的說法,就得該換詞了。
“浮號”①與“糧草總廠一號”
有一份關於日本陸軍暗示氣球炸彈和731部隊之間關係的擋案檔案,題目是“陸軍省軍事課特殊研究處理要領”。它是陸軍省軍事課於戰爭結束的同時,下達給有關機關的一個通知。由於檔案不長,在此全文引用如下:
①“浮號”:就是指氣球炸彈。文中引用的陸軍部軍事課通知,是服部學先生告知的,該檔案是由新妻清一先生所儲存。關於氣球炸彈問題,還有不少精心著作和研究文獻,如:足達左京先生著《氣球炸彈大作戰》(學藝書林出版)、鈴木俊平著《氣球炸彈》(新潮社出版)、佐久田昌一先生著《氣球炸彈始末記》(山手書房出版)等。
1982年3月13日鮑威爾訪日,筆者同他再次就氣球炸彈與731部隊的關係問題交換了意見。在鮑威爾訪日的同時,又同原731部隊的高橋班員進行接觸,打聽到了曾計劃在氣球炸彈裡裝載731部隊細菌的事實。這些情況的原委請參閱《惡魔的飽食筆記》(晚聲社出版)。
特殊研究處理要領
軍事課1945年8月15日
一、方針:為了不使敵方獲得有特殊研究的證據,必須從速處置。
二、實施要領:
1。“浮號”及其與登戶①的關係,把本檔案要點立即傳達給兵本草刈中佐處置。(15日8時30分)
①“登戶”:為前陸軍第九研究所的所在地。——譯者
2。關於關東軍、731部隊以及100部隊的問題,用電話傳達給關東軍藤井參謀處置。(本川參謀不在)
3。關於糧草總廠一號,通知糧草課主任(渡邊大尉)聯絡辦理。(15日9時30分)
4。召有關醫務主任直接傳達本檔案要點,同小野寺少佐和山出中佐聯絡。(9時30分)
5。關於獸醫問題,各有關主任直接傳達本檔案,已同土江中佐聯絡結束(其他均發檔案)。(10時)
“特殊研究處理要領”是不能讓“敵方”獲得“特殊研究”的證據,令其從速做出處理的命令。
鮑威爾詢問氣球炸彈與731部隊關係時,我當即聯想起上述陸軍的檔案檔案。
反覆閱讀“處理要領”後,隱藏在這份通知背後的黑暗輪廓就浮現出來了。這份通知不是匯總出“特殊研究”專案,它也不是毫無關係的獨立專案,而是具體地列舉出同“敵方”有關的應立即迅速處理的事項。
這些通知中所謂“敵方”,就是指美、英兩國為主力的盟軍,特別是指美軍而言。從戰爭結束前夕的軍事形勢看,則不言而喻了。通知所列專案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能讓美軍沒收的絕密專案。雖說是一份枯燥無味的檔案檔案,但是反覆推敲起來,就可以看出下達這份通知的當事人的意圖。
“處理要領”一開頭提到的“浮號”,可能就是指氣球炸彈而言。
鮑威爾的提問,變成了穿過大腦的閃光,一下了把“浮號”照了出來。
“浮號”——關東軍——731部隊——100部隊——糧草總廠一號——醫務問題——獸醫問題以及“處理要領”都串在一條線上。
“浮號”是氣球炸彈,731和100部隊都是日軍擁有的細菌部隊。所謂“糧草總廠一號”又是什麼呢?其真相尚未搞清楚。但是根據戰爭末期在糧草總廠工作過的,現在在茨城縣的G·T先生來信發表的意見說,那可能是用來傷害美國小麥的鏽病菌。這位先生在該廠從事過帝國大學農學部植物病理教研室的黑鏽病菌孢子的耐久力的研究。
“醫務問題”和“獸醫問題”,是相應地指731和100部隊而言,或同他們相關聯的專案。
戰前,在東京新宿區若松町的陸軍醫院、陸軍防疫研究室裡有許多人體標本。其中有經烘乾變成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