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人口數量相當不少,達到了兩州戶冊上人口數量的三成,這一下可把李霖給樂壞了。
江南人口少,其實只是表面上的問題,如果能將這些山民也納入到戶籍之中,成為良民的話,那麼其他不說,單單是兩州的賦稅,每年至少可以提高三成以上。
雖然這個位面上山林歷來都是屬於鬼類的地方,可是正因為鬼類的存在,也使得山林之中蘊藏了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以前多被山民所控制著,但是卻不能為常人所用,一旦要是山民歸服的話,那麼僅僅是山中就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可供李霖呼叫。
(今天是除夕夜,寒風在這裡恭祝所有看書的朋友們闔家歡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財源廣進!祝大家猴年好運擋不住,猴年財源滾滾來!另外通知大家,過節期間,寒風還會堅持每天更新,雖然更新不多,但是不會斷更!請大家得空消遣一下!呵呵!)
第三十四章 新政
為此李霖召集了屬下官吏進行了一番商討,但是他手下的文武官員卻對此並不感興趣,依舊對山民保持著敵視甚至是仇視的態度。
李霖看著這幫人放著如此大的利益居然不為心動,不由得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指著他們問道:“爾等到底都在想什麼?山民為何讓你們如此敵視?難不成僅僅是因為他們之中出了一些山賊嗎?
這些山民身上流著和我們一樣的血,說著同樣的話,有著共同的祖先,只因為他們祖上因為各種原因避入山林,你們就無視他們的存在?
要知道這些山民,同樣也是我們中土子民,他們之所以為賊又是為何?就因為他們不被你們這些官吏所認同,禁絕與之通商交易,導致他們缺衣少食,才不得不鋌而走險當了山賊!
如果我等能令他們歸化成為良民的話,他們不再被人仇視,不再缺衣少食,那麼誰還願意再去鋌而走險?
為何這麼多年來,各地對於山賊屢剿不盡,每每如同割草一般,割掉一茬又生一茬?就是你們這些為官者逼的!
而且山民歸化,最起碼可以讓我們多得三成人口,賦稅至少可提升三成以上,軍中還可獲大量悍卒!我等何樂而不為?卻偏偏要對其坐視不見,難道你們願意天天進山剿匪不成?
此事本官一言而決,傳我之命,從即日起但凡山中之民出山到官府登記造冊,只需連續繳納三年賦稅,便可以洗去賤民之身,可編入戶籍,成為在冊良民!其山中所開農田,可歸其所有!
凡出山登記山民,皆可持官府所給憑據出山到城中坊市之中進行交易,只要遵守規矩,照交商稅,任何人不得對其刁難!
即日起凡山民之中的獵戶,適齡者身體合格之人,皆需到各縣更戍營報到,接受遴選入軍,隨軍立功者,與其他兵將同賞,立即可獲良民之身!服役滿五年者可退役,在山外賜予田產供其耕作!
山中賊人如果出山投降,本官將對其既往不咎,準其編入軍中聽用,令其戴罪立功,如獲戰功可洗脫之前的罪行,……”
有文吏在旁立即將李霖所下命令潤色成文,加蓋了李霖的印信,當即便下發了下去,兩州各地官府授命之後,於是只得按照李霖的要求在各地縣城四門之外張榜公示。
另外按照李霖的吩咐,各州縣官府派出人員入山,宣講李霖頒佈的這項新政,招令山民出山登記。
同時還派出大量的細作潛入到周邊的郡縣之中,廣為宣揚李霖的這項新政,目的當然是除了可將周圍郡縣的山民招入李霖的軍中之外,也為李霖今後進軍這些地方提前掃平山民的阻礙。
這一項新政一經發布,便在臨海州和吳寧州兩地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普通百姓對此頗為不解,為何新任的餘杭招討副使李大人這是發什麼瘋,怎麼突然間就推出了這麼一個新政,這些躲在山林的野人們,什麼時候也可以成為良民了?對此有些人頗為不忿,覺得和這些野人為伍,實在是讓他們不可理解。
在他們眼中,山民和山賊基本上是同義詞,這麼多年來山賊不斷的下山為禍,和各地的民眾都積累下了不少血仇,現如今官府一紙新政下來,就免去了這些山民的罪責,這些人就成了良民,於是部分和山賊有仇之人,便跑到官府嘯鬧。
對此李霖下令各地官府要對這些百姓進行安撫,但是招納山民的事情必須要按他的吩咐執行下去。
當這項新令傳入到山中之後,躲在山中的山民也很是驚訝,他們之中有很多人已經幾代都是山民了,整日裡過的是膽戰心驚,吃一點鹽都萬分艱難,有時候要冒險出山去想方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