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3 / 4)

小說:爭龍道 作者:雙曲線

法的用他們好不容易獵獲的獵物、獸皮等物,換取一點點粗鹽。

一不小心他們便可能會被官府抓獲,一旦被抓之後,不是被斬首示眾,就是被髮賣為奴,很多人已經絕了從新獲得良民身份的念想。

但是現在突然間官府下了這麼一道新令,給出了他們如此優厚的條件,可讓他們轉為良民,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一般的事情,正因為太不可思議了,居然沒多少人敢相信這是真的。

倒是很多山民認為,這弄不好是官府設下的一個圈套,想要把他們騙出山,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畢竟以前也確確實實有地方官府這麼幹過,開出了不錯的條件,把山民騙出山,然後突然間將他們包圍抓捕起來,殺的殺,發賣為奴的為奴,所以一時間真正走出山林,前往官府指定地點登記入冊的山民數量倒是很少,只有極少實在是經受不起誘惑的山民,選了個別族人,試探性的讓他們出山去看看情況。

而這些被委派出山探路的山民,在戰戰兢兢的出山之後,很跨就在山口碰上了等候他們的胥吏,雖然這些胥吏對待他們的態度很不好,張口就罵甚至抬手就打,但是倒也確實按照傳言中的政令,為他們進行了登記,還給他們發了一張加蓋著官印的憑據。

這些胥吏差役們告知他們以後出山可以,甚至入城都可以,但是必須要帶上這張寫在絹布上的憑據,只要持著這份憑據,便不會有事,否則的話休要怪被人拿去送官。

這些登記過的山民對此將信將疑,於是便回到了山中,倒也沒發現有人再阻攔他們,於是膽子足夠大的山民,便帶上了一些山裡的特產亦或是獵物,再次出山到村鎮甚至是城中的坊市試探性的進行交易。

雖然路上經常遭到兵卒或者是差役的盤問,但是當他們拿出了這份代表了他們身份的憑據之後,最多也就是被臭罵幾句,過分一點的也就捱上兩腳,便不再管他們,讓他們進了城中的坊市,賣掉了攜帶來的東西,價格比起他們以前偷偷摸摸出山跟人交易時候要高出了很多倍,這一下可把他們給樂壞了。

於是他們趕緊按照坊間商家的提醒,跑去街頭專司收稅的稅吏那裡老老實實的交了稅,然後拿著剩下的錢,趕緊買了所需的東西,樂的屁顛屁顛的就大包小包的揹著買來的東西回了山中,路上也沒人阻攔他們。

一旦有人嘗試過之後,山民的膽子也就立即變得大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山民開始走出山林,跑到了設在山林之外的官府指定的地點登記。

最初一個月按照兩州十幾個縣匯總上來的資料看,只有區區千多山民出山登記,但是到了第二個月之後,也就是永和二年臘月的時候,再看各地匯總上來的資料,兩州這一個月就接受了兩萬多山民的登記,而且數量還在上升,很多深山之中的山民,也正在逐步的走出山林,接受招撫。

甚至於在兩州之中,還出現了整夥的山賊一起出山,到官府繳械投降,並且接受了官府的安置。

這些山賊投降之後,按照李霖的吩咐,對他們進行了甄選,身強力壯適齡的山賊,被送入到了更戍營之中進行操練,不合要求之人,發給少量遣散費,為他們登記了身份之後,准許他們可以回山定居,只要按照要求交足三年的賦稅,便可轉為良民,如果不願回山的話,只要有人用他們,他們也可以自行選擇賣身到一些大戶家為奴,或者是到一些作坊之中給人幹活,甚至於可以去當佃戶,但是想要獲得良民的身份,需要延長到五年時間。

其實山賊之中,除了個別窮兇極惡的大盜,絕大多數的山賊都是被逼無奈的山民,以前他們被人不當人看,連出山換一點鹽都可能被抓去砍頭,現如今官府給他們了一條出路,他們靠著在山中打獵種田,就可以獲得溫飽,誰還有興趣當賊,過著提著腦袋討生活的日子。

所以李霖的這個新政,可以說是釜底抽薪,從根子上初步解決了山民為賊的隱患,即便是以後山裡肯定還會有山賊存在,但是這些山賊以後也很難繼續興盛了,山民不肯為賊,他們便會逐步的失去生存的土壤,漸漸的會逐步消散。

只要各地官府的官吏,對這些山民不再勒逼太重,那麼可以預料用不了半年的時間,山賊的問題便會初步解決。

這還不算,訊息傳開之後,居然兩州相鄰的郡縣之中的山民,也開始出現了逃入臨海和吳寧兩州尋求出路,想要轉為良民。

對待這些在臨海和吳寧兩州沒有居所更沒有土地的山民,李霖給出了一個政策,那就是這些山民被統一管理起來,給他們劃出大片荒蕪的土地,被編管起來進行墾作,這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