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他們真能做到,他們就不滿街跑著算命賺這些辛苦錢了,早就躲在一個地方,催一大筆財,然後活上幾百歲,美美地享受榮華富貴了!”

母親聽得目瞪口呆,一時竟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道人繼續大聲說:“夫人飽讀詩書,必知聖賢軼事。那秦始皇,籠絡天下術士,施盡所有法術,吃盡所有仙丹,都沒能延壽一天!那漢代京房,乃六爻之法的集大成者,算天算地算人算事無不精準,卻沒能讓自己逃脫一死!那三國的諸葛孔明,得天地造化之術,呼風喚雨,登峰造極,卻終究挽救不了那頹危的漢室!那宋代的邵康節,皇極經世貫古今,梅花易數傳天下,臨終前卻說自己不信命!那明代的劉伯溫,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明知自己將死卻無法逃脫,含恨含冤喝下胡惟庸的毒藥,如果他能解災,應該為自己解一解才對啊!”

祖爺的母親聽得驚心動魄,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湧上心頭,思忖片刻,不禁問:“這麼說,《易經》只能算出來,卻解不了?”

道人長嘆一聲,說:“當然可以解!只是世人大多捨本逐末,玷汙了聖賢作易的初衷!夫人且看,這《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卦卦講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透過卦象和爻與爻的對應關係產生卦辭爻辭,透過十翼闡釋做人的哲理,說來說去,通篇就講了一個終極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細分而言,在‘善’的前提下,又講了具體的做人方法和道理,比如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它要求做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告誡人們做人要像天那樣,自強自立、生生不息,不要自暴自棄,不要懈怠懶散;再看第二卦坤卦,它要求做人要‘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做人要像大地一樣,有包容心,不要嫉妒,不要給人使壞,否則就會自食惡果;還有人們常說的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否’和‘泰’分別是六十四卦中的兩卦,它告誡人們當人生處在低谷時,不要灰心喪氣,不要喪失良知,不要喪心病狂,只要堅持善道,一切都會變好……”

祖爺的母親都聽醉了,感覺這位老先生說得好有道理!忽而又覺得不對,忙問:“大師,依您的見解,我們只有等待命運折磨的份兒,面對各種災難,只能逆來順受、束手無策?”

那道人搖搖頭說:“《易經》已經給我們答案了啊。這就是芸芸眾生的愚昧和短見,你看,我說了這麼半天,夫人竟然沒有領悟……”

母親臉一紅:“請大師明示!”

“行善!行善!行善!”那道人連說三聲。

母親嚇了一跳:“哦,明白了!”

那道人微微一笑:“說明白也明白,說不明白也不明白。我且送夫人一本書,夫人可仔細研讀,救子之方,盡在其中!”隨即從懷裡掏出一本舊得發黃的書,遞給了祖爺的母親。

母親接過一看,是一本名叫《了凡四訓》的書。母親再抬頭時,那個道人已經不見了,她愣愣地回到屋裡,仔細研讀起來。後來,母親經常給祖爺講這書中的人物、書中的故事,這是一本改變命運的寶典。

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嘉靖十二年在嘉善縣魏塘鎮出生了一個叫袁了凡的人,後來他成了明朝重要的思想家,更是與命運抗爭,靠行善改變命運的一代大師。他的一生徹徹底底詮釋了《易經》之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命運真諦。

了凡先生年幼喪父,母親告誡他不要考什麼功名了,讓他改學醫,並告誡他學醫可以賺錢養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並且醫術學得精,可以成為名醫,這也是他父親以前的心願。

於是了凡先生就開始學醫了。後來,了凡先生在慈雲寺遇到了一位姓孔的術數大師,孔大師是宋代預測大師邵康節的傳人。孔大師為了凡先生推命,告訴他不應該學醫,應該去考功名,肯定能考上,並且將每次考試的名次都算出來了,而且還為他推算了仕途,告訴他何時升遷,何時當縣長,並算出了凡先生只能活到53歲,在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時就應該壽終正寢,並且命中沒有兒子。

後來了凡先生去考試,果然如孔大師所言,每一條都應驗了。隨後的很多事情也都一一應驗。於是了凡先生失去了生活的鬥志,他覺得人的一生既然都是註定的,那麼胡思亂想都是沒有用的,不如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反正該來的都要來,該死的時候還是死,命裡沒有兒子就是沒有兒子,想也沒用。

後來袁了凡在南京求學時,去棲霞山拜見了雲谷禪師,他悲觀地對禪師講述了命運對人的束縛,他說:“我的命被孔大師算定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