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經過精心策劃的行動。蘇共是透過歷史發展而成就為一個強大的政治組織的,它同國家組織已經水乳交融地連為一體。正因為如此,為解體勢力的利益而破壞黨的威信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但那些導演這一切的人很清楚,為了改變政權和社會制度,必須切斷黨和國家之間的紐帶,因為那是國家賴以存在的基礎。
國內政策:“把蘇共鬧個天翻地覆”(2)
蘇共之所以能走到釀成悲劇的一步,是因為幾十年來它把權力視為自己的專利,它已經喪失了現實的日常政治鬥爭的能力。結果當一個統一的機體喪失了自己最優良的品質——戰鬥性,自我犧牲精神,無私奉獻精神……的時候,它衰退了。
由於種種原因,蘇共喪失了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力,國內隨之開始出現反對立場的社會運動。它們在蘇聯解體和社會制度解體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持不同政見者、雜牌軍和民主派。也可以把他們的活動看成三次浪潮。
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發端於上世紀60年代初,從事的基本是維權活動,他們不同當局合作,但也拒絕使用暴力。他們人數很少,而且分散,組織很差,但引起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