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福克納傳 作者:無組織

不搞詩歌搞什麼,心中無數。只有一個不起眼的短篇《福星高照》(1919)和一篇短短的隨筆《小山》(1922)預示了1925 年1 月在新奧爾良開始試驗寫作的散文。但在當時,他還不得不以寫詩為主。1923 年春,他給波斯頓的“四海公司”寄去《春日憧憬》的修訂稿,改名為《奧菲斯詩集》。福克納沒錢投資,四海公司又不願在沒有資助的情況下出書,便把稿子退還;福克納又懊喪又生氣:“如果他們要的是一本叫人難忘的書,我以上帝的名義發誓寫一本。”事實上,1923年,他不過看小說、改詩歌,什麼也沒有發表。翌年春,在菲爾·斯通的敦促下,把《大理石牧神》寄去。

四海公司仍要他投資,他同意了;1924 年12月,正式出版了第一本書,獻給母親。

郵政所的矛盾日深一日,越來越多的人瞧不起這位“窩囊伯爵”,即使出了本書《大理石牧神》也無濟於事。9 月,福克納收到對他的起訴,控告他翫忽職守、怠慢顧客、糟蹋郵件。他知道條條罪狀屬實,加上他本來就討厭這份工作,只求脫身,便靜候調查。視察員來訪時,他求之不得地說:“我知道自己這輩子怕只能聽候有錢人的使喚,但是決不會再去伺候那些買二分錢郵票的雜種。”一半是因為同視察員有交情,一半由於福克納家族的聲望,允許福克納主動辭去郵政所長之職。

童子軍則乾脆開除這個領隊,因為酗酒的名聲傳到了太多的地方官員耳裡。

牛津已毫無留戀之處。《大理石牧神》出版,詩人生涯好歹有個結果。

1933 年又出版詩集《綠枝》,幾乎只是為了忠實於作家的自我形象。如今他主要寫散文;儘管菲爾·斯通起勁地為他推銷《大理石牧神》,作者本人卻力求脫身。連埃斯特爾第三次歸寧也留不住他。以前,埃斯特爾每次來牛津都會激發詩情,如今卻要撇下她,離開二人同進同出的地方,似乎令人詫異。

但他已有書贈她,他需要自由。他已經27 歲了,時間不等人。他在菲爾身上找到一位導師,在埃斯特爾和幾個朋友身上找到聽眾,在作詩中找到借他人表達自己的手段;但是,他需要變化,需要志同道合的人,需要不訕笑“他正在努力做的、無論多麼傻的事”的人,他更需要不那麼具體的指導和不那麼侷限的聽眾。

第二章注

(1) 基督教的一宗,成員以中產階級分子為主,受到最富有階級的支援。

(2) 美國南方的白人農業工人。

(3) 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1939),愛爾蘭詩人、劇作家。1923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4) 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愛爾蘭作家,因創作《尤利西斯》小說,運用“意識流”方法而奠定了地位。

(5) 中世紀神話中收買浮士德靈魂的惡魔。

(6) 見葉芝的《1913 年9 月》。

(7) 斯蒂芬… 文森·貝尼特(1898~1943),美國詩人、小說家。

(8) 羅伯特(1812~1889)及伊麗莎白·巴雷特·布朗寧(1806~1861),夫婦二人均為英國詩人。

(9) 指美國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1804~1864)。

(10)法國東北部林區,兩次世界大戰都是鏖戰之地。

(11)阿·愛·豪斯曼(1859~1936),英國學者、詩人。(12)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英國作家、詩人。

(13)英國詩人艾略特的第一部同名長詩中的主主人公,長詩寫他求愛時的矛盾心理。

(14)馬拉梅(1842~1898),法國詩人,象徵派代表人物。

(15)魏爾蘭(1841~1896),法國詩人,象徵派代表人物。

(16)路易斯·辛普森(1923、),美國詩人,文藝評論家。

(17)貝布·路斯系當時美國棒球明星。

(18)馬爾科姆·考利(1898~),美國文學評論家、社會歷史學家。編輯《袖珍本福克納選集》,對被埋沒的福克納的成就重新評價起了推動作用。

(19)新英格蘭一些奉行唯心主義思想體系、鬆散地結合的美國作家和哲學家(如愛默森和梭羅),相信內在洞察力優於邏輯和經驗。

(20)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國小說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