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4 / 4)

小說:福克納傳 作者:無組織

生活將近結束時,他酸溜溜但不無感情地歸納那裡的生活為“一種不佩徽章、不用打招呼的團契”。

在牛津的這幾年中,人際關係緊張到了無法進行創作的地步:同外界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內心越來越呆滯、貧乏。在新奧爾良,他不僅找到了他的朋友威廉·斯普拉林所謂的“才思湧流的動力”,還找回了創作《木偶》一劇時那種志同道合的團契感。

不久,他以更深的專注投入創作。沒有責任的負擔,只有充分的自由,他每天寫個一停。其後幾個月裡就發表了幾萬字。酒量大、牛皮大的人不少見,少見的是像他那樣一早起來便寫、成小時地寫個不停的人。同他最接近的人只覺得他“文思湧流不息”。他仍舊怯生,好在每走一步都有菲爾·斯通和伊麗莎白·安德森介紹的人相助。威廉·斯普拉林·約翰,麥克盧爾、朱利烏斯·弗蘭德、漢密爾頓·巴索、萊爾·薩克森、羅阿克·布賴福德(3) 都同他交朋友。《兩面派》的撰稿人中有不少志趣相投的作家和畫家,而這本雜誌給了他發表文章、詩歌和隨筆的陣地。

《兩面派》的銷售量雖不大,聲譽卻蒸蒸日上,編輯們敢於探索,發表過哈特·克萊恩(4) 、埃茲拉·龐德、歐內斯特·海明威和舍伍德·安德森的創作,還樂意把藉藉無名的小地方文人同已成名的作家放在一起。三年前曾刊登過福克納的一首詩,叫作《肖像》,福克納抵新奧爾良後的第一期又刊登了他的一首詩、一篇雜文和一篇洋洋灑灑的散文。叫作《新奧爾良》。這是一個預告,此後幾個星期和幾個月中,福克納不斷有作品發表在《兩面派》上,也有發表在新奧爾良的《時代小報》上,有幾個為《兩面派》這本小雜誌撰稿的作家是報社記者或專欄作家。報紙開始讓他憑寫作掙到一點錢,雜誌開始讓他嚐到作品有人讀的甜頭。

他醞釀的一個大課題是詩集《綠枝》,他仍把自己看作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歌在英國遇識者而成名,因此,斯通希望福克納也能在歐洲贏得承認。《兩面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