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曹文軒精選集 作者:白寒

微風吹起時,他的一隻空袖筒在風裡悵然飄蕩。

我們一起呆了好久,但沒有說幾句話。

兩年後,我像擺脫噩夢—樣擺脫了田野,到北京讀書了。暑假回去時,母親告訴我,青橋不學好了。我問她:“為什麼說青橋不學好了?”母親說:“他學會了喝酒,是個酒鬼了。家裡的東西差不多都被他偷出去賣了。”“他為什麼這樣?”“他找不到老婆了。”他原先不是定親了嗎?“”人家毀親了。“

過了兩天,我去看他。我倒也沒有見到他爛醉的樣子,只是看到他一副很陰鬱的神態。他已有了黃黃的鬍子。臉色有點鐵青。身體被那隻空袖筒襯得異常的虛弱。

後來,許多年裡,我再也沒有去看他,但斷斷續續地從母親的嘴裡知道,他還是—個人生活著。有一天我去鎮上看在醫院裡做醫生的大妹妹,正在鎮上走著,忽然有人說:“那不是文軒嗎?”我掉頭一看,竟是青橋。我連忙走過去。他也朝我跑過來,老遠就將惟一的一隻手伸過來,緊緊地抓住我:“文軒,是文軒,我沒想到是你!”我問他:“你是到鎮上來走—走?”他說:“不怕你笑話,我做了點小生意。”他抓住我的手,將我扯到路邊,指著一隻大木盆:“我賣魚了。”我瞧見那木盆盛了半盆清水,一條條鯽魚露著青黑色的脊背在水裡遊著。他說:“人家販給我,我再賣給人家。反正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我們說了半天話。

到妹妹的醫院,還要走一大段路。一路上,我瞧見這小鎮上到處是—些閒蕩的年輕人。路邊不是擺著簡陋的檯球桌,就是—家挨一家的酒館與茶鋪。一些老者把麻將桌支到了路邊的樹蔭下,在那裡不知光陰流流轉地玩著,桌上用茶杯壓了些小錢……

走在小鎮上,我心裡便總想著一句老話:休養生息、休養生息……

—九九七年四月十日於北京大學燕北園

手感

在日本—住就是十八個月,將要離開時,有朋友問我,日本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說:是日本人的手。

十八個月裡,我去花店,去瓷器店,去菜場……在我去過的所有地方,我總能看見那些手,在不停地勞作,動作迅捷,輕重得當,分寸感極好。我常覺得它們很像我家鄉池塘清水中—種體形柔韌秀氣的魚:它們忽上忽下,忽東忽西,靈靈活活地遊動著,其間,忽遇微風吹來,或是受了一片落葉的驚擾,一忽閃,泛出一片銀銀鱗光,轉瞬間就不見了,而你正疑惑著,空虛著,它們卻又從另外的地方,輕輕盈盈地游到了水面上。東京吉祥寺有家小小的瓷器店,我常去那兒觀賞。就那麼一間屋子,卻擺了無數的陶瓷製品。我真佩服那幾個售貨的小姐和先生,他們的手在不停地整理著貨架上的物品,或撤換下幾隻杯子,或新添上去幾隻盤子,那—拿—放,只在一瞬之間。若客人想買一隻杯子,他們居然能一伸手,就在—個挨一個的杯子中間,輕而易舉地取出來—只,而當客人看後不打算買時,又一伸手,穩穩當當地將它放回到原來的位置上。陶瓷製品,很嬌氣,極易破碎,那貨物又擺得那麼稠密,總讓人有些擔心。但我從未見過有一隻杯子或一隻盤子因他們的失手而跌落在地上打碎的。在狹小的空間中尋購貨物的日本人,似乎身體與手的感覺也都頗好。我無數次地去過無數家這樣的瓷器店,就從未見過一回有人碰落物品的情景。

這些手在你眼前不停地閃現,將東西包成應該包成的樣子,將東西擺成應該擺成的樣子,將東西做成應該做成的樣子,準確,到位,乾淨利落,絕不遲緩和拖泥帶水。你見著這些手,就會在心裡亮閃閃地跳動著—單詞:手感。

你若再去凝視、品味那些實物,如傢俱,如文具,如點心,如各種各樣的工藝品,你都能透過這些東西的表象看出—雙雙手感很好的手來。

他們還會很刻意地把他們的手感想辦法傳導到你的手上,讓你覺得被你的手抓握住的那個東西手感很好。它們給你的手帶來了舒適與愜意,甚至是快感,以至於你會沉湎於這種快感之中。我手裡使用的一臺OLYMPUS相機,抓在手中時,那種讓你舒服的手感,能直浸潤到心上。那幾個恰到好處的凹痕,避免了那些平整如磚的外殼所有的生硬與僵直。幾個手指正好放在這些凹痕裡。此時,那些個手指,猶如—個懶洋洋的人見到有彈性的床、軟和而溫馨的被子。你的手指就會像春天裡的幾隻小鳥埋在窠裡不想出來。

在感嘆的那一邊,我常禁不住去想中國——

當你去看中國的物品器具時,你就無法拒絕一個強烈的印象:粗製濫造。那些活,總是做得簡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