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銷也愈來愈多。假如一旦五金廠破產倒閉,到那時他再去尋覓新的職業,就怕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子夜,窗外月光如水。床上的他越想到五金廠生產的小鐵桶銷售的艱難,就越想起塑膠製品在香港的走俏。那天在咖啡屋裡林樂怡對他說的一番話,顯然句句都說在他心坎上了。“李先生也知道你現在供職的五金廠充其量只能維持到年末。可是我們的塑膠公司卻越辦越好。”林樂怡振振有詞地說:“我們公司為什麼走上坡路?就因為塑膠產品的物美價廉啊。至於五金業現在在愈來愈不行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勸你趕緊認清形勢,不然,等五金廠倒閉時你再拔腳,就來不及了呀。”
李嘉誠夜裡起床,從床頭櫃裡翻出幾冊他最近新買的英文書刊,都是一些介紹最新化工產品和塑膠製品的雜誌。李嘉誠在月光下讀起來,眼睛忽然一亮,因為這些雜誌上大多都在推介塑膠製品,並說在不久的將來塑膠製品很可能代替一切鐵製品。讓李嘉誠茅塞頓開的是,書刊上報導的新知識在1948年的香港,尚屬大多數市民還未充分認識到的全新領域。如果說從前李嘉誠一直認為精美漂亮的塑膠製品,至少在十幾年內還是香港百姓生活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那麼經過一些經濟預言家們對塑膠製品的前瞻性展望,他已經看到一個嶄新美好的前景:將來的香港人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輕鬆便捷的塑膠製品。到了那個時候,誰還會花錢去買洋鐵製成的沉重小桶呢?塑膠製品一旦走進香港的尋常百姓家,五金製品在市場上就無立足之地了。
“既然五金廠已經明顯式微,我為什麼一定要在這棵樹上吊死呢?”經過整整一夜的反覆思索,天色將明時分,一個強烈的念頭在李嘉誠頭腦中佔據了主導地位。緊迫的情勢要求他必須在最短几天裡做出訣擇。要麼是顧及與李嘉茂的情面而耽擱寶貴的機遇,要麼是為了抓住人生重要機遇傷害友人的感情。擺在李嘉誠面前的選擇就是如此嚴峻,容不得他有更多的思考。經過他從香港西營盤春茗茶樓,跳到舅舅的中南錶店;再從中南錶店,跳槽到李嘉茂的五金廠,李嘉誠從剛諳世事的小孩子,逐步變成了初通企業內幕與推銷經驗的成熟銷售人才。經過幾年時間的打拼,李嘉誠已從香港下層社會的無望平民,成了衣食自保的精明打工仔。李嘉誠如今清醒地認識到,他所從事的推銷員職業,正是進入香港商界的必經之路。他自知這幾步必須要走好,他幾年來取得的豐富經驗告訴自己,他的每一次跳槽,都有經驗與財富的大豐收,正所謂“人挪活樹挪死”。李嘉誠反思,如果他當年滿足於春茗茶樓的現狀,繼續留在那裡打工的話,他如今充其量還只是一個在茶樓上跑跑顛顛,樓上樓下給客人端茶送水的小夥計而已;如果他現在仍然守在舅舅高升街的錶店裡,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尚未滿徒的修表工。而今李嘉誠不但在推銷圈子裡小有名氣,而且他能輕鬆解決一家五口人的溫飽衣食之餘,仍有幾許餘款在腰間了。
“你說什麼,我的兄弟呀,你怎麼敢過河拆橋呀?”果然不出所料,當李嘉茂猛然聽到李嘉誠提出辭職並想到塑膠公司謀生的請求時,頓時氣得他搖頭擺手,連連阻攔說:“我的小老鄉,大哥我是哪件事沒做好,傷了你的心?還是你看我的五金廠快要倒閉了?不然,老兄弟怎麼會突然從我這裡另攀高枝呢?我的天,咱哥倆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說什麼我也不能放你李嘉誠啊。”
李嘉誠見過的事多了,聽過的話也多了,所以對於李嘉茂這些話早有所料。他見老闆大發雷霆,既不怒也不惱,仍然笑臉相對,說話的語句也象從前那樣溫文爾雅,不慌不亂。他說:“老闆並沒有得罪小弟,也不是你的五金廠馬上倒閉,老闆,當初我來的時候就已經說好了。將來你的五金廠一旦開啟了銷路,你是要允許小弟我自選新的崗位的。既然你我有言在先,如今小弟到另一家公司謀職,相信您會言而有信,不會因此傷了咱哥們的和氣。”
李嘉茂早已覺察到他的淺水養不住李嘉誠這條大魚。此前已有風聲傳來,許多五金廠都在千方百計地企圖從他身邊撬走李嘉誠。可是李嘉茂沒有想到李嘉誠會在一年時間裡就動了再謀新生路的念頭。他當然不肯忍痛割愛,不過,憑著李嘉誠一年來對他五金廠的貢獻,如今李嘉誠既然去意已決,他也感到繼續挽留,於理於義都不合。不過他仍然威脅說:“兄弟,如果你一定要去塑膠公司我也不攔你,我這裡的客戶你千萬不能讓給塑膠公司才行。你總不能為了自己的前程,做出不仁不義之事吧。”
李嘉誠笑了:“老闆說什麼話?我即便去了塑膠公司,也肯定用不上咱們五金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