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郭沫若在香港時,對於解放區的情況,對於解放區文藝,對於毛澤東,表現了特別的關心。他對解放區的一些文藝作品如趙樹理的小說《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李家莊的變遷》,李季的詩《王貴與李香香》,賀敬之等的新歌劇《白毛女》表現了非常濃厚的興趣,認為這些作品真正表現出了新的天地、新的人物、新的感情、新的作風,顯示了從人民翻身到文藝翻身的新氣象,是一種嶄新的人民的文藝。也正是從這一認識出發,他根據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向文藝界特別是詩歌界的同仁提出:“今天的詩歌必然要以人民為本位,用人民的語言,寫人民的意識,人民的感情,人民的要求,人民的行動。”他特別介紹和讚揚毛澤東,說:
中共的領導者毛澤東先生,毫無疑問,已經成了我們中國今天的人民領袖了。他憑著他的卓越的思想,高遠而穩健的政見,正確而堅強的領導,實實在在成了我們中國的救星,我們中國有了他,事實上是值得慶幸,值得誇耀的。
這在當時,在非解放區內,在一般民主人士和社會賢達中,如此看毛澤東,如此評價毛澤東的人,實不多見,因而其影響之大也是可以想見的。
1948年5月,由於解放戰爭勝利已成定局,中國共產黨由毛澤東向全國提出號召和倡議,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號召既出,郭沫若立即與李濟深、何香凝、蔡廷鍇、譚平山等人聯名致電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並轉解放區全體同胞,表示熱烈造成和衷心擁護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號召。
因為交通阻隔,毛澤東遲至八月初才收到電報。毛澤東當即覆電,希望共同就新政協召開的時間、地點、何人召集、參加會議者的範圍及討論的問題,進行研討。
為了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安排和組織一批在非解放區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來解放區。郭沫若當然就在其中。此時,他的心情是怎樣興奮,怎樣激動,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是的,他不能不高興,無法不激動。到解放區去,到即將解放的北平去,又能和老友毛澤東見面,這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這是去共襄成立新中國的大事,他真是想不到時局會發展得這樣順利,這樣快!所以,他行前又詩興大發,寫了好幾首詩,其中一首是:
中華全解放,無用待一年。
毛公已宣告,瞬息即團圓。
這裡,勝利的信念,勝利的喜悅,以及對與“毛公”相見的期待,真正是溢於言表。
●二、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載著郭沫若等一行30位重要民主和平人士的“華中”號輪船,穿越南海、東海,頂風破浪向北中國進發。儘管輪船已經開足了馬力行駛,郭沫若等人還是覺得輪船走得太慢。事實上,這次旅行也確實不十分順利,輪船在海上為逆風所阻,整整航行了10天才到達遼寧的安東,比預期要晚好幾天。在安東略事休息,又乘車到瀋陽。此時遼瀋戰役剛結束僅一個多月。
瀋陽市內,一方面是炮火痕跡,歷歷在目;一方面是人民歡慶解放,喜氣洋洋,生機勃勃。這一些,郭沫若都看在眼裡,印記心上。
當晚,閻寶航來訪,以七律一首見示,在座者請郭沫若和詩,他即高興應命,立刻和詩一首,其中說到:“我來彷彿歸故鄉,此日中行亦似狂”。又說:“於今北國成靈瑣,從此中華絕帝王。”由此可見他到解放區後,因所見所聞而產生的激情和感想。
就在郭沫若一行在沈停留期間,淮海戰役方戰猶酣,平津戰役也已打響。人民解放軍以無比的神威,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大範圍的地區,大規模地消滅國民黨軍隊。
戰事進展比預料的還要迅速。在這樣迅速發展的形勢下,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釋出關於時局宣告,提出了“嚴懲戰爭罪犯”等和平談判八項條件,以期儘快結束戰爭。22日,郭沫若與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譚平山等55人聯名發表《我們對於時局的意見》,完全擁護毛澤東主席宣告,反對美蔣假“和平”的詭計,決心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將革命進行到底。
2月25日,郭沫若與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等35位著名民主人士由瀋陽乘車到達北平。此時淮海、平津戰役均告勝利結束,北平獲得和平解放。
就在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的當天,郭沫若與李濟深、譚平山、茅盾、許廣平等人即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