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4 / 4)

華大學南遷到雲南的過程中,劉文典與陳寅恪所經歷的磨難幾乎一模一樣:都是辭別親人,獨身前往;都是一腔熱血,心憂家國。還有一個巧合,都是因為這次南遷,劉文典精心收藏的四大箱書籍在香港被日本亂兵劫走;而陳寅恪寄託在長沙親友家的一批正規圖書,不幸遭遇大火,隨身攜帶的兩木箱珍貴典籍竟然在半途中被人用磚頭換走,其中不乏若干陳寅恪寫了一半的著作。兩個人同病相憐,平日裡的來往與交談自然就多了許多。

蒙自雖是偏僻蠻荒之地,但卻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特別是歌臚士洋行旁邊的南湖。南湖亦叫〃學海〃、〃泮池〃,一開始不過是個取水坑,後經修繕成為碧波盪漾的大小兩個湖泊。南湖一年四季碧波萬頃、岸柳成蔭,沿湖內外古蹟景點眾多,風光漣漪,蜚聲遐邇。西南聯大的教授們在教書之餘,也沒有什麼好的去處,傍晚時分便經常溜達到南湖岸邊,聊聊天、發發呆。劉文典、陳寅恪、吳宓、浦江清等教授都是南湖的常客。

第55節:偶像陳寅恪(7)

在吳宓看來,南湖頗似杭州的西湖,因而他寫一首詩,其中就有〃南湖獨步憶西湖〃的句子,情緒尚且悠閒。可到了陳寅恪的眼中,南湖卻頗有幾分北平什剎海的風味。一天傍晚,他和吳宓散步到南湖附近,站在橋頭望著湖面上肆意綻放的荷花,遠處傳來酒樓裡划拳、喝酒的吵鬧聲,一時間百般感觸,不禁隨口吟成一首七律:

風物居然似舊京,荷花海子憶昇平。

橋邊鬢影猶明滅,樓上歌聲雜醉醒。

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

黃河難塞黃金盡,日莫關山幾萬程。

劉文典很快就讀到了陳寅恪這首悲愴激越的七律,聯想到自己奔波千里、千轉百折的類似經歷,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