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先回去吧,我一定了解清楚,如是冤案,一定要平反 。”
僚屬都勸文天祥不要管, 他們說:“案子已報州府批了,人也被處死了,你平了反,人也救不活了,況且還要牽扯上上下下那麼多人,對你這個新官也不利啊!還是不干預,不惹麻煩為好 。”
“宋朝雖有大法,但難以實行,我看原因就在這裡。官吏胡作非為,拿百姓的生命當兒戲,這怎麼能行!我們若不管,這冤案、假案怎麼能制止呢?這個文天祥傳 ?43?案子我管定了 !”
到了縣衙,文天祥查閱了案卷,看了現場,多方面瞭解情況,一忙就是好幾天。最後從銀匠母親那裡他得到了一點線索。
當文天祥問老人家,兒子死後有什麼情況時,老人說:“一天我去上墳, 到新墳前卻發現有剛燒過紙的痕跡。我家在這城裡再也沒有親友了,肯定是老天爺給他送的紙錢,他太冤了,老天爺也有眼啊 !”
文天祥對這情況很重視,正巧陳銀匠的祭日到,他早早地帶了人把新墳監視起來。
天剛亮,一個穿戴整齊的年輕人來到了陳銀匠墳前,鄭重地磕頭行禮, 然後邊燒紙邊說:“陳大哥是你替我死的啊,你的冤魂可別來纏我啊!我為你送錢,好好照顧你,可千萬別找我的麻煩 !”
“肯定是此人作的案 。”文天祥派人跟蹤這個上墳的人。
原來,這是本城大財主李有富家的三少爺李三,平時吃喝嫖賭樣樣都幹,錢花完了,就要生事。那天又找家裡要錢沒要著,正好遇見運送關、會的,便生了歹心。第二天李三藏在運關、會人必經的小山後面,將兩個人殺了,搶走了關、會。而李三又非常迷信,當陳銀匠替他吃了官司送了命後,他總認為陳銀匠的冤魂纏著他,所以才到陳銀匠墳上去燒紙。
文天祥傳 ?44?
文天祥派人搜查了李財主家,果然在他家的閣樓上發現了那筆被搶走的關、會。
真相大白,文天祥為陳銀匠平了冤案,並作了判決:處死李三,以抵償運關、會人的性命;處死原主要辦案人,以抵償陳銀匠的性命,將誣告陳銀匠的楊老漢關入大牢,準備充軍;由官府贍養陳母終身。
陳母哭著感謝文天祥,百姓們稱讚文天祥是“愛民的地方官”。然而, 這樣的事必然得罪上上下下的官吏,此案平反後不久,文天祥就被罷了官。文天祥傳 ?45?
第五章 毀家勤王起義兵
文天祥為官以後15年間,由於蒙古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利鬥爭相當激烈,而無暇顧及進攻南宋,因而南宋相對安定一些。然而他時刻不忘國家的安危,在不少詩歌中抒發了憂國憂民之情,“近來又報秋風緊,頗覺憂時鬢欲斑”(《題碧落堂》);“挑燈看古史, 感淚縱橫發”(《山中感興》)……
鹹淳七年(1271年), 忽必烈奪取大汗位,遷都燕京,改稱大都,定國號為元,他成了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元朝建立,忽必烈立即佈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準備進攻南宋。安排妥當,便尋找藉口。
開慶初,忽必烈率兵攻鄂州(今武昌)時,守城的南宋權臣賈似道曾答應納幣稱臣以換得蒙兵退兵,並向朝廷謊報大捷,其後,忽必烈曾派使者郝經前往臨安,要求宋朝履行協議,賈似道怕郝經到臨安後揭穿他“鄂州大捷”的騙局,因此把郝經長期扣留在真州(今江蘇儀徵)。而現在, 忽必烈就借南宋扣留使節為由,開始南犯。
鹹淳十年(1274年)冬,由丞相伯顏率領元文天祥傳 ?46?軍20萬,從襄陽沿漢水渡過長江,奪取了鄂州,準備順長江東進,一舉消滅南宋。
此時,宋度宗已於七月病逝,宋恭帝趙憲即位,只有4歲。太皇太后謝氏臨朝聽政。南宋朝廷及朝政均陷入混亂之中。尤其是當他們聽說元軍打來,全都嚇慌了。太皇太后頒發了《哀痛詔》, 詔書分析了危急的形勢,並且還說將來要“不吝爵賞”。 要求天下文經武緯之臣、忠肝義膽之士,同仇敵愾,起兵勤王(組織義兵保護皇帝)。
因為這僅是一道救君詔,詔書裡沒有說出為什麼局勢會這樣,推卸了朝廷所應負的責任,只是要人們“勤王”。所以各地官員收到詔書後, 響應的極少。有的正準備降元,有的持觀望態度,有的想抗元,但擔心力量不足。多數官員都認為宋朝即將滅亡,原來的奉祿都難保了,新的爵賞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