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有呢?詔書下達後,響應的只有文天祥和張世傑兩人。
當時文天祥在江西贛州任知州。他是以服侍年邁的祖母和母親為理由,由湖南調回江西的,贛州與他家鄉吉州相鄰。
文天祥於恭帝德 元年(1275年)正月接到太皇太后謝氏的《哀痛詔》, 並且還接到了一道下達給他的專旨,任命他為江西提刑,讓他按《哀痛詔》“疾速起兵勤王 ”,向京城臨安進發。
文天祥傳 ?47?
接到詔書和專旨後,文天祥心情十分沉痛,他淚流滿面地思索著:多少年來擔心的事情終於來臨了,從詔書上看,形勢真夠緊急的,況且詔書發出傳到這裡需一個月,現在情況會更加緊張了。多少年來,自己一心想著報效國家,父母及前輩也是這樣教導的,如今國家有難,又怎能袖手旁觀呢?於是文天祥決定立即應詔勤王,挽救國家。
起兵勤王,面臨著兩個大難題:一是兵源,二是糧餉。朝廷只發詔書,給了文天祥一個江西提刑的頭銜,而到哪裡去找義士,到哪裡去籌糧餉,都要文天祥自己去想辦法。面對這些困難,文天祥沒有畏懼,他積極行動起來。
接到詔書第三天,他就向江西各地發出檄文,要求各地聚兵集糧,準備入衛京師。同時他還廣泛求賢納士,徵集起兵方略。
贛州城裡有位歷任州縣官28年的老人陳繼周,很有威望。文天祥親自到他府上拜訪求教,陳老先生詳細地提出了起兵方案,並且不顧年老體弱和兒子一起發動贛州豪傑,甚至連山區的少數民族也發動起來了。
與此同時,文天祥還派他的鄰居、朋友劉沐等人,去發動鄰郡以至湖南、廣東的義士。
青年書生王炎午,因為父親剛死,母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