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3 / 4)

小說:功高權重 作者:理性的思索

想小範圍地跟你和廠領導談談,可以嗎?”

鮑記連忙說道:“到我辦公室去談,就徐主任,你,我和盛廠長。”

他明顯看出郭拙誠跟徐俊龍的關係很好,雖然郭拙誠怎麼看都無法看出他的年齡到了十歲,但他還是給他這個面子。

等進了記辦公室,盛廠長親自為大家了茶。

郭拙誠也一五一十將自己準備利用216廠的技術人員和閒置的廠房、裝置生產手扶拖拉機零部件的事情說了。

在場的幾個人都是技術行家,他們也都看見過手扶拖拉機,對於這種低技術含量的東西瞧不,自然也不存在多少技術難題。

但是,技術雖然不是問題,其他的問題卻是存在的:因為現在是計劃經濟,不說216廠是軍工廠,就是地方的國營工廠,不是想生產什麼就能生產什麼的,生產的產品和數量都是由級決定,216廠根本沒有太大的自主權。未完待續。。

第527章我要利用你們

~日期:~11月06日~

如果讓216廠幫助馬驛鎮生產手扶拖拉機的零部件,技術方面沒問題,廠領導就能做主,但在具體的產品生產上,因為現有體制而存在大問題:

只要上級不同意,工廠根本無法開工。即使強行開工,工廠得不到計劃中的用電指標,得不到計劃中的材料指標。沒有電、沒有鋼鐵,一切都是徒勞。

深知計劃經濟時代特點的郭拙誠看著徐俊龍,說道:“今天確實沒想到你在這裡,本來我想跟鮑書記、盛廠長商量好之後,我們再一起去省科工委申請尚方寶劍的,既然你來了,那就請你擔起這個滌,幫我們把制度上的事情給解決了。”

徐俊龍想不到郭拙誠是做這種事,問道:“你確定這手扶拖拉機有市場?萬一生產後出來砸在手裡賣不出去,怎麼辦?”

郭拙誠自信地說道:“只要我們的質量好,保證不愁銷路♀些可以由我馬驛鎮負責。我相信有了216軍工廠的加入,手扶拖拉機的質量肯定好過其他工廠的。”

開玩笑,這幾年都是賣方市場,各種產品都是供不應求,產品價格不斷上漲,除了體制僵硬的國營企業,特別是軍工企業,哪個企業在這波漲價中沒賺到錢?特別是到了87年、88年,國家主要媒體對各省的物價一天一個通報,到處都是物資短缺。

不說手扶拖拉機這種實用價值高。又能幫農民發家致富的好東西。就是食鹽、塑膠桶等大眾化到處都有買的商品也有人搶購。很多供銷社竟然被瘋狂的購買者買斷了貨,連在倉庫裡存放了好多年按道理應該報廢的商品都被顧客給搶走了。好像這些破爛的商品不要錢似的,顧客根本不關心質量,只一個勁地往家裡搬。

因為貨物緊缺,郭拙誠記得當時一些票證沉寂幾年後又出現了,什麼電視機票、洗衣機票、冰箱票等等,這些票證種類很多、很亂。

他記得當時農民要購買手扶拖拉機還需要找縣領導開條子才能購買。

也因為那幾年人民幣快速貶值,人民群眾的手裡的錢成為廢紙,因而大肆購買一切商品,有人竟然在家囤積數千斤的食鹽。從他自己往下數,至少能吃到玄孫輩!

旺盛而畸形的購買力也導致各地一窩蜂地開辦企業,特別是那種沒有技術含量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郭拙誠前世就看見過一個小小的農村村莊裡竟然出現了五家塑膠廠、三家五金廠、兩家醬油廠、一家木器廠,無一不是利用自己家的住房做廠房的。

因為沒有技術。採購的裝置又不行,加上材料難買,這五家塑膠廠生產的塑膠桶、塑膠涼鞋、塑膠廚具,真是又黑又醜。但他們還是滋潤地生存了一年多,生產出來的產品剛剛走出車間就被人運走了。

直到八年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全面禁裁後,隨著棉花、黃麻、苧麻、水果、糧食的出口中斷,農民手裡的資金大幅度減少,人們的購買力急劇下降,這些匆忙而上的工廠也於一夜之間倒閉了。

郭拙誠清楚地記得他一個同學說起他家裡苧麻收入情況,感嘆價格變化是多麼的巨大:1984年的時候。由國家委託各地供銷社收購苧麻,質量最好的特級麻也只有七毛八一斤。85年無論是什麼等級的苧麻,收購價格都超過一元。到87年後苧麻不再區分等級,實行統一價格,最低的收購價格都是四元。

這個時候出現了無數收購苧麻的單位和個人。到88年零散苧麻的收購價一律八元五角一斤,大批次收購的收購價則高達十元甚至十四元一斤。

出售的苧麻越多,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