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1 / 4)

許多小事也樂此不疲。

所有了解普京在聖彼得堡市政府和克里姆林宮辦公廳工作的人都指出,普京的能力和智力水平都非常高。不過,也有一些對普京不友善的人,吹毛求疵地挑剔他的文章、講話、答記者問以及《首腦談自己——弗拉基米爾·普京訪談錄》等,指責普京學識不夠淵博,批評他有些小地方用詞不確切,非議他缺乏文學、音樂或外交方面的修養,攻擊他在理解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區別上不精準,諸如此類。《總結》雜誌的謝爾蓋·伊萬諾夫大聲疾呼:“克里姆林宮還能不能再找出一個更有學問的人來?普京是極為平庸的,一眼就可以讓人看出是勃列日涅夫時代的人物。普京——這是一個擁有中等智力發展水平,具有普通的需求和極其一般法制觀念的蘇聯人。葉利欽的那一套出人意料之舉已經讓俄羅斯感到厭倦了,俄羅斯想歇一歇了。說來,這也不是一個更壞的選擇。” 甚至於,謝爾蓋·伊萬諾夫將自己文章題目定為《普京——平凡時代的一個平庸人物》,與此同時,他也表現出高傲、不懷好意和缺乏誠信。如此做法讓人誤以為回到了蘇聯那個政治論戰時代:斷章取義、有意迴避、惡意對待每一個意識形態對手。

當然,將《弗拉基米爾·普京訪談錄》一書與幾乎同時問世的葉夫根尼·普里馬科夫的《政治大舞臺上的年代》比較,人們可以看出,在擔任總理時,普京並不具備高層權力機構所需要的那種豐富經驗和普里馬科夫那樣淵博的學識。但普京要比普里馬科夫年輕得多,後者早在70年代就是“大”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學研究所的院士。而那時弗拉基米爾·普京則剛剛透過經濟學副博士的論文答辯,不過是國際政治大舞臺上的一名新手。但他不僅具有充沛的精力,而且還非常勤奮好學。他對一切都充滿了興趣,想親自去看看,“體驗”一下、試驗一下。正是基於此,他直接駕駛超音速戰機躍升大氣層最頂端或乘核潛艇深入北冰洋海底。結果,他很快就擁有了自己所必需的經驗和淵博的知識。早在2000年夏初,他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比一年前更有經驗、更自信的形象。

那些在 2000年與普京有過接觸和了解、或曾和俄羅斯打過交道的政治家普遍認為,《總結》雜誌有關普京不過是一個平庸官僚的評價非常草率,因為普京足夠清晰地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擁有強勢人物所必備的素質。他善於在最困難時做出決定,並能夠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他努力讓自己與前任不同,既不同於鮑里斯·葉利欽,也和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拉開距離。2000年初,在選民中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亞夫林斯基只在“熟悉經濟問題”這一個題目上超過了其他總統候選人;普京在“熟悉對外政策問題”、“瞭解國內問題”、“制定計劃的能力”及“對細節關注”等問題不如普里馬科夫,而在其他如“頑強和目標堅定”、“勇敢和決斷性”、“危急情況下鎮定自若”、“對突發事件有充足的準備”等問卷題目上都超過所有其他的總統職位競爭對手。在總評成績中普京獲得了最高評價,被認為“最有能力管理好國家”;普里馬科夫屈居第二,其後分別是久加諾夫、亞夫林斯基和維克多·切爾諾梅爾金。

新的政治家形象

2001年冬春,因普京任代總統一週年及他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一週年,許多記者和政論家經常寫些普京的事,他們對普京在國內民眾中擁有的空前高的支援率感到驚奇,對政治家普京性格和形象中很多他們不理解的、甚至是謎一樣的東西感到驚奇,也提出了作為國務活動家的普京的道德品質問題。

那些自認為對普京瞭解很深的人們,經常會給總統以極為不同的評價:“他百分之百可靠”、“他完全是一個厚顏無恥之徒”,“他有同情心並很仁慈”、“他完全沒有憐憫之心”等等。與此同時,他們還為自己的某種評價尋找證據,包括普京日常生活的各種趣聞逸事及其在國家元首職位上所做出和採取的各種決議、行動。斯維特蘭娜·巴巴耶娃寫道:“過了一年以後,總統變得更好被人理解了,但也變得讓人更難預測。普京所展示出的某些品格,比如對所發生的事件不大放在心上——這一時讓人無法理解,是應當高興還是該感到傷心——換句話說,普京每天夜裡大概都在睡覺,而不為那些過去和將來的噩夢所困擾。”

風格與個性(4)

很遺憾,早在60年代末,格里高利·波梅蘭茨那本很有名的小冊子中就提及政治家進入角色的能力、歷史人物的道德品質等許多問題,但並沒有得出一個標準答案。最高國務活動家的行為舉止遠不應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