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2 / 4)

據間接資料,俄羅斯地下經濟的比重降低,從國內流出的資金由2000年的220億美元降到2002年的110億美元。

大家都注意到,現實生產領域中糧食產量出現增長:2001和2002年糧食產量各為8000多萬噸。這種創記錄的高產量使俄羅斯40年來首次向德國、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出口糧食。許多年來,耕地面積也首次增加,農業機械的產量也有增長。2001~2002年軍工企業的狀況大為好轉,但這一領域的增長首要歸功於航空技術的生產與出口。

在2000~2003年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中,經濟專家與社會學家們提到了俄羅斯企業家與經理人經驗與積極性的整體增加,也包括適應市場並且越來越充分利用市場機會的那部分居民。正如我們看到的情況,這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總的來說,這一適應市場條件及其機會的過程才剛剛開始。當然,這一過程本來可以更加迅速,更少陣痛。今天這個過程在平靜進行當中,許多公民從中看到的不是政府的功勞,而是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功績。

弗拉基米爾·普京作為國家總統,自然將注意力更多放在那些顯然是關鍵的發展方向。他自己控制著軍工行業的情況。2001年11月,他批評了軍工生產企業的工作,這些企業的產品都是些儘管經過技術改進、但仍然是很快就會老化的技術。俄羅斯的傳統夥伴與盟友樂於購買這些技術,它們因政治和經濟原因無法買到西方的軍事技術。那裡的產品有可能更好一些,但價格也要高很多。俄羅斯軍工技術可以保持低價格優勢,但它的效能不應該比西方產品差。普京還控制著聖彼得堡與列寧格勒州港口擴建的工作。2003年,從北向南的交通運輸走廊大大加寬,它涉及從歐洲透過俄羅斯運往伊朗和土耳其的幾千萬噸貨物。普京總統還控制著西伯利亞公路運輸大動脈“阿穆爾”新公路(從赤塔到哈巴羅夫斯克)的建設,它涉及從西向東運輸幾千萬噸貨物的問題。這些新的公路與港口能夠促進許多途經地區的經濟發展。

在克里姆林宮執政的第四年(7)

經濟學家在2003年下半年分為樂觀派與悲觀派。前者認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奇蹟近期就可以出現;後者期待著俄羅斯經濟出現新的危機。我覺得,樂觀的估計更有根據。但沒有工商界領袖和普通工人的共同努力,這種成績也不會自動取得。

幹部政策的新風格

2000年3月,弗拉基米爾·普京在總統選舉中獲勝以後,許多觀察家都期待著政權人員組成方面大規模的解職與變動。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只是到了2001年春天,弗拉基米爾·普京才對政府的強力部門進行了重大改組與任免,他也以此站穩了腳跟,鞏固了自己的班子。人們預料,俄羅斯政府與總統辦公廳將在夏秋發生人員變動,俄羅斯各類報紙也充滿了各種人事變動的傳聞。但事際上的變動是最小程度上的。伊戈爾·尤素福夫被任命為俄羅斯能源部部長,填補了從2月份起就一直空缺的部長職位。在此之前,伊戈爾·尤素福夫一直擔任俄羅斯國家資源儲備委員會主席,這個部門掌握著國家在戰爭時期或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動用的戰略儲備物資。阿·格里高利耶夫被任命為國家資源儲備委員會的新領導,他也是特工部門出身。在俄羅斯人所共知,國家的戰略能源在20世紀90年代遭到嚴重掠奪,這一現象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部長亞爾採維奇被解職,接替他的是曾任交通部副部長的維塔利·阿爾秋霍夫。這些變動幾乎沒有引起報界的反應。

但是,俄羅斯最大的公司——“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領導機構的人員變動卻引起了很大反響。有關這個公司總裁維亞希列夫可能辭職的口頭和書面傳聞早就出現了,不過對許多人來說,這次人事變動仍是出乎意料的,接班人的人選也出人意料,居然是阿列克謝·米勒。他不久前任能源部副部長,而且顯然是“普京提拔的人”。

國家對“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及其子公司“伊特拉”公司很有意見,而且也是有根有據的,公司老總維亞希列夫的離職在天然氣領域還屬於非常“緩和”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控股權歸國家,按照普京的建議,在維亞希列夫的合同到期之時不再和他續簽僱傭合同,而是與總統辦公廳推薦的新的企業管理者簽訂新的僱傭合同。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維亞希列夫在困難時期保護這一部門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向他頒發了“祖國功勳” 勳章。普京對“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前任領導工作的不滿不僅僅表現在,這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