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1 / 4)

蘇聯共產黨解散,而蘇聯共青團較之更早瓦解。1992年的金融動盪使許多商人、千百萬的公民,甚至上百、上千的大型企業破產。但許多銀行與銀行家卻正好相反,他們在此過程中大發橫財。他們不急於向得不到多少擁護、無能的布林布利斯…蓋達爾政府提供支援,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也沒有受到“俄羅斯新貴”的青睞,更毋庸說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那時,流入這些銀行家腰包的錢財數額巨大,他們該與誰分享這筆財產呢?

所以不足為奇,霍多爾科夫斯基及其親信那時已開始考慮如何建立一個符合他們利益的新國家的問題。他們對自己的目的毫不隱諱。在1992年出版的由霍多爾科夫斯基及涅烏茲林合著的《操縱金錢的人》一書中可讀到這樣的自白:“幾個月前我們還認為不影響我們這些商人利益的政權是最好的。就這一點來說,戈爾巴喬夫政府是最理想的。在當時那個階段,這已足夠。現在,當商人階級的力量在積蓄,而且已成為不可遏制的發展程序的時候,我們對政權的態度開始改變。政府對我們採取的中立態度已不能使我們滿足。現在需要遵循‘誰有錢,誰說了算’的新原則……我們商人不需要被收買的政府,我們將促成個人利益與我們的目標一致的那些人以民主選舉的方式掌握權力。這樣的政權不僅能得到我們的擁護,也能得到我們的經濟支援。如果(現在的政權)不能勝任,就需要採取相應的步驟,讓那些與商人志同道合的人上臺。”

此書作者當時雖不是億萬富翁,但已是百萬富翁,其發展思路很清楚。那些依靠非法手段成為百萬富翁的人懷有膽怯心理。霍多爾科夫斯基和涅烏茲林在書中寫道:“在做任何事之前,我們都無法擺脫這樣的齷齪感覺:門即將開啟,我們聽到有人說,‘商人?請進監牢吧!’最富有經驗的律師也無法保證我們能順利離開被告席,因為被告與法官都將以法律為準繩採取相應的行動。”

臨近選舉(18)

1993~1994年間,霍多爾科夫斯基已成為20多家銀行的主人,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梅納捷普”。此外,他還掌管上百家工業企業及公司。霍多爾科夫斯基曾對一位記者說過:“我們不會給貿易額少於5000萬美元的公司投資。” 到1994年年底時,許多西方的報紙、雜誌,包括著名的《福布斯》雜誌都以驚歎的口吻競相報道這位年輕的“臉黝黑的商業巨頭——俄羅斯最富有的一個人。他坐在地板上鋪有烏蘇裡虎皮的奢華辦公室裡,管理著自己龐大的聯合企業”。那時,媒體已將霍多爾科夫斯基與約翰·洛克菲勒、安德魯·卡耐基,甚至阿蘭·卡本尼相提並論。

1996年的質押拍賣著實讓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肥了一把。1995~1996年質押拍賣的實質盡人皆知,但其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阿納託利·丘拜斯對此並沒有做出全面解釋。他說:“應該看到俄羅斯的2003年與1995年存在很大差別,這是處於不同的世界與不同條件下的兩段時期。在質押拍賣中完成的惟一任務是促成產生大的資本家,以防止社會主義重歸俄羅斯。這個任務95%是政治性的,只有5%是經濟性的。它是藉助於質押拍賣完成的。從傳統經濟學的角度對此實施過程提出異議是合理的。但在超短的時間內,透過質押拍賣,大規模的私有制的確在國內得以建立。”

質押拍賣中的贏家當時本來就已是俄羅斯最有實力、最富有的私有者。在把國有財產中最誘人的部分送給這些人的時候,葉利欽、丘拜斯、切爾諾梅爾金也買到了這些國內主要銀行家的馴服與支援。對這場交易提出質疑的出發點,不僅僅是傳統的資本主義資本規律,1995~1996年間的俄羅斯立法也因此受到踐踏。在質押拍賣中“梅納捷普”獲得的主要利益是完成了對“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控股。但當時霍多爾科夫斯基首先被看作是銀行家,是俄羅斯在很短時間裡形成的“七大銀行”鼎立局面中最有影響力的銀行活動家。我不得不回顧更早的一件事:當一位電視主持人問霍多爾科夫斯基,為什麼他會成為銀行家時,他脫口而出“錢,它是那麼的美好!” 在傳記作家所寫的有關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嗜好中,我們瞭解到他是名牌車和開快車的強烈愛好者(與勃列日涅夫一樣),他還是俄羅斯最大的頂級品質錢夾的收藏家,他收藏的錢夾由各種動物皮製作——從豬皮、牛犢皮到鴕鳥皮、蛇皮、鱷魚皮,他的大部分錢夾中都嵌有金屬片:要保護心臟不被丘位元的神箭和僱傭殺手的子彈射中。

“尤科斯”的石油經營異常成功。於是,霍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