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注)改革管理體制,成立由人民選舉產生的市政府。以前蘇維埃系統中各種職能混在一起;而現在這種管理體制可以清晰地區分行政和立法機關的職能範圍。莫斯科蘇維埃很快透過了新法律,沒有任何爭議。但是在列寧格勒,市蘇維埃議員卻屢次反對成立市政府,因為一旦那樣的話,議員團的影響力將減弱。不過,大家都承認,恰恰是普京順利說服了許多議員,讓他們認識到成立市政府的必要性。最終,這一決定以壓倒性多數的優勢獲表決透過。
1991年6月12日,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組織了市長選舉,與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同時舉行。在列寧格勒,儘管共產黨和很多“民主派”都反對阿納託利·索布恰克參加競選,但他還是得到了70%的選民支援。在就職儀式上,阿納託利·索布恰克宣佈,現在城市只有一個經過人民選舉出來的合法政權,蘇共機關今後沒有權利干涉和影響市政府的活動。
市政府成了新的政權機關和新機構。所有城市管理體系都進行了重新設定。從1991年6月28日起,弗拉基米爾·普京領導的列寧格勒市政府外事委員會正式開始行使權力。稍後,普京還領導了行動問題委員會,討論並採取行動來解決許多刻不容緩的城市問題。這個委員會事實上承擔了市政府的職能。由於索布恰克經常出差,普京變成了市行政機關的關鍵人物。索布恰克甚至留下一些自己簽過字的空白紙。“你自己看著辦吧。”他對普京說。
1991年8月19日,索布恰克正好在莫斯科趕上“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 )發動政變。早上,他會見了葉利欽,然後到謝列梅季沃,在下午4點左右飛抵列寧格勒。從普爾科沃機場出來後,索布恰克到了列寧格勒軍區司令部。之後,索布恰克在列寧格勒市電視臺發表了講話。
市內的局勢相當緊張,但軍隊仍然留在兵營裡。在冬宮廣場 大約100萬人舉行了大規模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示威遊行。這時,普京正在波羅的海沿岸休假, 20日上午,普京趕回列寧格勒,也就在這一天,他不得不做出選擇:作為克格勃軍官,他應當服從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領導;而作為一名市政府官員,他應當聽命於索布恰克。普京迅速寫了一份退出“機關”宣告。為使這份宣告不再被拒絕,索布恰克立即往莫斯科給蘇聯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打電話,然後又與列寧格勒市克格勃主席通了話。8月21日,辭職申請獲得批准。在蘇共被停止在俄羅斯領土活動後,普京拿到了自己的蘇共黨員登記卡,並把它和黨證一併放到了書桌裡。
國家以及普京、索布恰克生活的整個時代都已經成為歷史。“您感到難過嗎?”普京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很可怕,”他回答道,“實際上,生活就這樣‘咔嚓’一聲斷裂了。要知道,此前我沒有能夠準確預見到國家所發生一切的深遠性……當然,這段時期異常困難。但選擇已經做出。”
從列寧格勒到聖彼得堡
將列寧格勒改回先前的名稱“聖彼得堡”的建議是由索布恰克提出的,早在1991年春天的一次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上就審查過。會議不支援這個建議,但是列寧格勒市蘇維埃決定舉行全民公決,由市民來做決定。鬥爭非常激烈。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請求市民投票支援保留“列寧格勒”這一名稱,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則呼籲重新以“聖徒彼得”來命名這座城市。大約有64。7%的選民參加了全民公決投票,其中55%支援更名為“聖彼得堡”。這是一次不太令人信服的勝利,但是,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還是於9月6日確認了全民公決結果。列寧格勒州保留了自己的名稱。還有許多帶有“列寧格勒”的名稱被保留了下來:“列寧格勒天然氣”、“列寧格勒電力”、“列寧格勒出版社”、“列寧格勒飯店”、“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等——差不多所有的東西仍然沿用蘇聯時代的名稱。
普京和索布恰克(5)
索布恰克多次提出,應將弗·伊·列寧的遺體重新安葬在列寧格勒沃爾科夫公墓內,緊挨在他母親墓穴旁。索布恰克引用了據說是列寧的一個遺囑,但事實上它根本就不存在。這是索布恰克想出來的一個荒謬的主意。他甚至研究了一系列重新安葬的儀式,並設想將紅場上列寧墓變為布林什維克恐怖展覽館,在整個地下一層擺放“軍事共產主義和列寧式恐怖”陳列品。
索布恰克承認,即使過了許多年,在移民法國巴黎以後他還夢到將列寧遺體從莫斯科的列寧墓移葬到聖彼得堡的細節,參加的人有東正教大牧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