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眾多的蘇維埃,而在聖彼得堡則由市立法會議來取代。
早在1992年,“制憲會議”就在莫斯科開始了工作,它負責研究、制定新的俄羅斯聯邦憲法草案。這部憲法的第一個草案的基礎工作是由俄羅斯社會民主黨主席奧列格·魯緬採夫領導、由法律學家和政治學家小組完成的。很快又成立了一個法律專家小組,開始研究憲法草案的另一個版本。阿納託利·索布恰克、謝爾蓋·阿列克謝耶夫、尤里·卡爾梅科夫等人參加了這個小組的工作。索布恰克本人承認,由於參與制憲工作,他不得不放棄了別的工作。另外,還有一個憲法的“總統草案”,這是由謝爾蓋·沙赫賴領導的法律專家小組提交的。最終結果是透過了一個妥協性的憲法草案,並於1993年12月12日全俄全民公決獲得透過。索布恰克由此從法律上被認為是俄羅斯新憲法的制定者之一。
“俄羅斯民主改革運動”在國家杜馬選舉中受挫後,加里弗爾·波波夫離開了政壇——在此之前他已從莫斯科市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但索布恰克卻留了下來。儘管他在俄羅斯選民中的支援率明顯下滑。有關總統問題(“如果在這個星期日舉行總統選舉,您將會支援誰當選?”)的民意測驗結果顯示,阿納託利·索布恰克1992年下半年幾乎總是在鮑里斯·葉利欽之後居第二位,就連原來親共產黨的、今天由俄羅斯共產黨出版的《對話》雜誌在1992年底也寫道:“如果我們將政治家分為幾類的話,那麼,索布恰克將被視為是具有典型西方標準的俄羅斯政治家。他是一位法律專家,接受過很好的教育;他高高的個頭,身材勻稱,舉止優雅,和任何一位歐洲政治家站在一起也絕對不會遜色;他是一個能夠成功運用肢體語言的出色演講家;他堅毅果敢,身居高位,卻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自制力很強;他有一位西方人眼中的美貌妻子,他妻子作為國家的第一夫人也很稱職。要是在美國的話,他甚至可以與布什總統一爭高下,他擁有在民主國家中競爭任何職位所具備的一切優勢。”
這篇文章用了一個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的標題:“離不開索布恰克”。文章作者是維克多·邦達列夫。他堅信,只有索布恰克才能在任何提前選舉中都有可能成為國家元首,正如當時許多人認為的那樣。無疑,索布恰克本人和他的妻子柳德米拉·納魯索娃讀到這樣的文章會很高興。而葉利欽卻由於索布恰克的高支援率而大受刺激。葉利欽的衛隊長亞歷山大·科爾扎科夫特別不喜歡索布恰克,他認為這位聖彼得堡市長與廣受注目的維克多·切爾諾梅爾金不同,他簡直就不願意多看索布恰克一眼。亞歷山大·科爾扎科夫後來承認,他那時就已經蒐集到了許多有關索布恰克的材料。在這些材料中,可以找到索布恰克與克格勃、馬耳他騎士團、猶太復國主義者和共濟會中心長期合作的證據。索布恰克還被指控成立了“涅瓦共濟會分會”、在蘇聯解體前不久許可建立秘密帳戶轉移“黨金”。
普京和索布恰克(9)
在1993年的“當選總統可能性”調查中,索布恰克下滑到了第三位,位列葉利欽和亞夫林斯基之後;然後他又繼續滑到第四,前面是葉利欽、切爾諾梅爾金和亞夫林斯基。1994年初,有關索布恰克可能成為總統的報道和分析、評論已經很少了,儘管他還位居俄羅斯10位最有影響的政治家之列。《對話》雜誌也對索布恰克失去了從前的興趣。在一篇內容詳實的、題為“後葉利欽時代需要怎樣的領導人?”的文章中,弗拉基米爾·維尤尼茨基寫道:“俄羅斯及它的公民、未來的選民期待一名被全社會接受的領導人,他不應當僅僅是某一個政黨的代表,而應得到大多數人支援。他應當是一位在政治上有聲望的人,不止得到人民理智的承認、而且還應當有感情上的認同。最可能的情況是,他的成就不僅出自某一政黨或陣營,而應當是大規模的、非單純反映某些政黨和組織聲音、且應是民眾運動推舉的候選人。換一種說法,可以預見到的是奉行民族和諧和妥協政策的人將獲得勝利。從政治策略的角度看,他應當是積極意義上的波拿巴主義者,維持各派政治力量的均衡,透過人民信任投票來消除人民之間的驚恐度。透過採取上述措施,新的政治領導人將在‘威權民主’(即在擁有民主的傳統和價值的同時,保持強勢的國家政權機關,強化對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序的控制)的旗幟下,建立由國家元首控制的強大的垂直政權。新領導人應當繼續促進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使之融入世界經濟。但是,他還應當考慮國內民眾要求繼承過去社會主義的社會保障的強烈要求。所以,對於他來說,社會—自由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