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是惟一可以接受的前景。將這各種觀念聯合起來惟一的模式可能就是愛國民主主義意識形態,只有擁有這種意識形態的人才能成為‘後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的領導人。考慮民族間各種關係的現狀,他還應當是大俄羅斯民族的代表。從歷史來看,沒有一個符合現在所需人物要求的標準樣本;在國內,顯然國家需要不止一個這樣的人物。而這些人恰恰是我們俄羅斯目前還沒有失去的惟一財富。” 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分析文章。很明顯,索布恰克完全不符合上述歷史“引數”——他不是一位能夠妥協的政治家,他的行為不但無法消除、反而還會激起政治恐慌,甚至在民主派陣營內都是這樣。俄羅斯需要的領導人不得不再等上7年——直到普京橫空出世。
在擔任聖彼得堡市市長期間,阿納託利·索布恰克像一位全俄政治家一樣經常出國訪問。他幾乎從不拒絕任何一份從國外發出的邀請,他到過所有西方大國、波羅的海國家、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以及獨聯體的許多國家。普京經常(但不總是)陪同索布恰克出訪,他作為市長助手和對外經濟委員會主席參加商務談判,但從來都極力躲閃攝影和攝像鏡頭。在訪問聯邦德國和與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會談時,普京不僅僅是一名陪同人員,而且還是索布恰克的翻譯。
許多次出國訪問中,索布恰克的妻子柳德米拉·納魯索娃都陪同前往。我們經常看到她的照片,其中還有到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約瑟夫·布洛茨基家做客時拍的。還有一些世界各國政治家自願來聖彼得堡訪問,他們通常在結束在莫斯科的正式訪問以後來到這裡,把在這裡的活動當成訪問的一部分。此外,應市政府的邀請,一些卸任政治家、著名文化活動家以及大商人也相繼訪問俄羅斯“北方首都”。這主要是由於索布恰克想抬高聖彼得堡市的聲望。自然,組織這些訪問和談判的任務都落在了對外聯絡委員會和普京個人肩上。
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曾經兩次訪問聖彼得堡,副總統阿爾·戈爾、前總統羅納德·里根和吉米·卡特也曾到過這裡。普京還和索布恰克一起幾次接待、會見過美國對外政策“常青樹”亨利·基辛格。與其他人不同,基辛格對弗拉基米爾·普京有興趣,他詢問了普京的過去,並與其進行了詳細深入的交談。此外,造訪過聖彼得堡的人還有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芬蘭總統馬爾吉·阿赫蒂薩裡。
阿納託利·索布恰克還在涅瓦河岸邊迎接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烏克蘭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以及幾乎所有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國家的領導人。當幾年後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宮、宣佈與外國領導人會見的成就時,就連他很親近的朋友都感到意外。普京說:“他們所有人都忘記了,我在聖彼得堡七年裡乾的都是這些。我與他們有高規格的接觸,我們的城市非常知名,我們的市長知名度也很高。我幾次在高規格場合與他們見過面。我曾經三次會見過撒切爾夫人,包括在聖彼得堡和倫敦;三次會見科爾、貝克爾;幾次會見基辛格,當然是非正式的場合。這些人都是世界政壇的主角。還會見過一些其他的政治家,這是在積累資訊,是經常性的資訊積累,還有交流技巧。那些曾將我看作是保鏢或是隨員的人沒有認出我來,這太正常了。但我在聖彼得堡整整七年的時間沒有白白度過。”
在聖彼得堡許多會見和接待不是商務活動,而是禮節性的。到這裡來的不僅有羅曼諾夫家族成員,而且還有許多歐洲國家王室代表。接受市長邀請到聖彼得堡訪問的還有克勞蒂婭·辛馥。市民更讓阿拉·普加喬娃在聖彼得堡的訪問和演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姆斯季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在這裡購買了一棟別墅,闢成一座私人博物館。索布恰克還經常在這裡會見聖彼得堡…列寧格勒知識界的著名活動家德米特里·利哈喬夫院士、作家丹尼爾·格拉寧。索布恰克喜歡沉迷於上流社會的生活,一次他在回應政治對手的非難時,公開宣稱:“為什麼我會出席上流社會的活動?因為我是聖彼得堡市市長。這裡是俄羅斯精神和文化之都,而不是一個邊遠的小城。”
普京和索布恰克(10)
對於索布恰克來說,這是他完全不體面的、而且不可原諒的典型傲慢事例之一。由於極度傲慢,索布恰克1995年曾拒絕會見來到聖彼得堡的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索布恰克和戈爾巴喬夫兩人不能就訪問的規格和形式達成一致意見。兩位政治家簡直就不知道彼此應該持何種態度對待對方。
聖彼得堡市場改革的深化
崩潰的局面雖然得以避免,但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