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誤入桃花源 作者:剷除不公

自殺。年僅29歲。

同時朱湘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時代的悲劇。朱湘1933年自盡,那個時代是詩人會餓死的時代,朱湘的詩集無法發表,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詩人又不肯委曲求全,只有以死謝天下啦。

第二章 中國現代作家的生存狀況 第五節 被飢餓與病痛折磨而死的作家葉紫

文學是戰鬥的,這是魯迅對葉紫小說的評價。葉紫是一位無產階級作家,他永遠也忘不了父親和姐姐是怎麼死的,八月居太嚴,以下不知為什麼不能發表,故省去……23歲時與魯迅認識,從此跟魯迅一直保持聯絡。24歲不幸患上嚴重的肺病,病中他還堅持寫作並出版了中篇小說《星》及短篇小說集《山村一夜》。1937年“八一三”事件後,癆病纏身的葉紫與妻子湯詠蘭和孩子,離開上海回到益陽蘭溪老家,在貧病中度日。這時候生活異常艱苦,曾經一個月斷糧三次,幾乎餓壞,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惡化。1939年10月5日;年僅29歲的葉紫就被飢餓和病痛折磨而死。這就是作家葉紫在那個社會的生存狀況。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有誰能對自己的父親和姐姐被人慘殺而無動於衷呢?葉紫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用他的筆跟敵人鬥爭。在那個時代和社會,不反抗就是死路一條,正如《豐收》中的雲譜叔,葉紫成為一位無產階級作家是必然的。

如果我們瞭解了葉紫,就會理解文學的階級性,正是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學,在那個時代談文學的普遍的人性是蒼白無力的,是軟弱的表現。只有那些身處優裕的生活環境中的人才有資格在那個戰爭年代高談文學的普遍的人性。最後筆者附加葉紫在病中的兩則日記:

1939年5月20日舊曆4月2日

晴和。

自入夏以來,我幾無一日不在病中,不三五天,氣候一變,忽又發熱,飲食亦大為減少,又怕熱,又惡寒,穿衣多則汗不止,穿衣少又受涼。喉痺也發了,聲音經常是嘶嗄的。身體已如紙紮人,僅僅幾根骨頭了。

最近心理,特別病態,肝火極旺,容易暴怒,遇一毫不足道之小事,都大生其氣。喜怒哀懼,都不能自制,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明知道不應該,而偏常犯此毛病,事後又懊悔,我真不知是什麼緣故?自己尋死嗎?……

本來,夏初的氣候變化也太劇烈,天太壞了,但,自己應該用理智來抑制啊!

在病態的暴怒中,最容易露出我的先天的劣根性。這一點,我是非常不及詠蘭的。詠蘭的先天的性情之偉大,是那樣的赤誠、熱烈而純潔。我覺得在人類中是最難得的。她的氣量之寬洪正大,幾乎超越古代之所謂“宰相”也者之上。而我,要不是後天的修養,要不是十多年來畸離苦難生活的磨折,還不知道要變成一個什麼人呢?當然,我還沒有太壞的先天劣根性,不過比起詠蘭來差得一點吧了!但,已夠痛苦了。

詠蘭和我的先天劣根性鬥爭,給了我不少的益處,收了洪'宏'大的效果。正如我和她的後天劣根性鬥爭一樣。我進步,她也在進步!

後天的劣根性,多半是外表的,只要先天純潔,克服到'倒'容易。但先天的劣根性,卻是內在的。即使後天純潔,有理智,自己時刻留心,有時在不自覺中,仍不免要露出狐狸尾巴,這是一種不輕的痛苦。

由於這,使我想起人類最普遍,最悲慘的劣根性“報復欲”來。沒有一個人不以“報復”為人生最大的快樂的。於是整個的人類,都陷於“互相報復”的不可拔的悲境裡。這使我想起契訶夫的《壞孩子》,想起我的許多朋友和親戚來。

防禦和抵抗不是“報復”。“與'予'打擊者以打擊”,尤其不是“報復”。這是人類的真理!

基督教的“打了左臉還要送右臉給人家打”,是比“報復欲”還要壞的劣根性。因為他的目的在故意更進一步增加對方的罪惡,自己卻得了無言的“報復”的勝利。其用心之險惡,卑劣,更甚於明顯的報復者。

(以上摘入《太陽從西邊出來》)

1939年6月21日舊曆端午節

晴。

我自己覺得病是十分嚴重了。最近性情異常暴躁。夜晚因為要防備遺精,防備盜汗,防備著涼,防備受熱,於是由於小心和惶恐過度,而變成嚴重的失眠症。剛剛欲睡著,一下就驚醒了。

病,完全是本病,防備僅僅是治標的方法。然而,本病無藥可治,又不能不在標上想法子。等度過了(假如能度過的話)這一夏季,到秋涼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