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寶路天行 作者:套牢

有一身寶貝,卻不能換成米糧,只能活活餓肚子一樣!

沒辦法,只好憑著手感,覺得這應該是一件真東西,問題是看不出是誰的,連款都看不懂!連誰的作品都不知道,就判斷真假,這有點勉強吧?

要說紫砂壺的名家,吳晨就知道朱可心、顧景舟還有那個曼生十八式。特別是對朱可心,吳晨專門查過他的資料,所以知道的多一點,朱可心出生於宜興,“可心”是他的藝名,據說是取“山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一生名品無數,榮譽等身。至於其它的名家,就所知寥寥了。

“我早就知道是真的了!否則我撿它幹嘛呢!這傢伙,我一上手就特有感覺,死活磨了半天才讓給我的,怎麼樣,這回算是撿到了吧?”正在吳晨胡思亂想之際,就聽到孔四得意洋洋的說道。

他吹了一會,話鋒一轉,有點擔心的說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誰的呀,只知道產地是在桂林,那片地兒,可沒聽說過有什麼大師!這個漏是大是小,還得請田老您給看看呢。”

田老聽孔四將“桂林”二字,理解為廣西那個風景甲天下的地方,不禁呵呵笑了一下,問了問吳晨知道出處不?

吳晨也是搖了搖頭,孔四所問的正是他想問的,倒是省了他自己廢口水。田老見他們都不知道,就說道:“此桂林非彼桂林,是指民國制壺名家馮桂林。”

“馮桂林?”吳晨在腦海裡搜尋了一番,沒什麼印象!看看孔四,也是一臉茫然,田老就不客氣的教訓他們道:“要想玩這一行!很多知識還是要死記硬背的,切不可仗著自己聰明,就不肯下苦工夫,到頭來可是要鬧笑話的!”

一番話說得兩人都有些臉紅耳赤,特別是吳晨,平常雖有愛好,卻經常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的,對於一些獻史料,能跳過就跳過,倒不是他不肯下死力氣去背,主要是沒有時間,工作忙,興趣廣麼。

田老見他們神情羞愧,也不為己甚,點到為止,給他們講了講馮桂林其人。馮桂林是民國時期宜興的紫砂名家,以技術全面著稱,擅長製作各款砂壺,花貨、光貨都能拿得出手。

而且為人勤奮,號稱“年無一日息,日無一可閒”,經常與跂陶合作制器,由桂林造壺,跂陶鐫銘,署款通常用“桂林”篆方印,多鈐於壺蓋,也偶有鈐於壺底的“馮桂林制”款。

“這把金鼎六角山水花卉紋紫砂壺,從各方面看,都是馮桂林的作品。而且能看出原來的主人長期使用的痕跡,能儲存到現在更是難能可貴。”田老笑呵呵的說道。

“那這個大概能值多少錢?”孔四一聽,咧嘴笑了一下,這馮桂林好歹也是個大師級人物,價格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我……”田老正講得興起,見孔四一出口就問價格,頓時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說道,“就知道你要問價格!你就不能有點收藏?這麼好的東西,可不是常有的,以後再想收,怕是難找了!”

“是、是、是。”孔四也不反駁,一疊聲的稱是,心裡卻是腹誹不已,您老人家大宅子住著,大奔開著,二郎腿翹著,沒事就聽聽小曲,喝喝小酒,泡泡小妞……呃,這個好像不大行了吧——你當然能有點收藏了!

像自己這樣的,幾百塊錢每個月的農民屋住著,都快沒錢交租金,房東信誓旦旦喊著要趕人,真收藏在房裡,不定哪天回家就現,連那床破被子一起,被房東扔大街上了哩!

“唉,真是孺子不可教也!”田老見孔四雖然頻頻點頭,臉上卻都是關切,還是關心價格問題啊,他暗歎了一聲,有心自己收著,就把價格稍微估高了點,他也知道孔四的處境,權當是幫襯點,“這把壺估價,大概在一百五十萬左右吧。”

“這麼值錢?!嘿嘿,這馮老頭還挺有名氣的麼!”孔四一聽,頓時滿臉紅光,這漏可算撿到了,他收這個的時候,對方開價十萬,砍到最後,用了六萬塊收了進來,這裡面還有一點是他跟人借的,本想著能翻一番就差不多了,沒想到這麼值錢!

“呵呵,紫砂壺也是兩極分化很嚴重,價格差別懸殊。現在的大師就不說了,老幾輩大師的作品價格可不其他古玩低!馮桂林的壺雖然不如朱、顧的那麼貴,卻也是難得的老物件。”田老緩緩的說道,對於孔四能見到這麼一個老壺,心裡也是挺高興的。

孔四一聽更高興了,忙不迭的吹噓起自己是如何收到這個壺的,吳晨間插幾句跟紫砂壺有關的問題,田老都一一解答,老少三人聊得興起,不知不覺一壺茶都喝淡了。

“對了,你不是也帶了一把壺過來麼?拿出來給老爺子瞧瞧唄!”等到孔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