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兌上,不同時代、不同產地的紙張,色澤都會略有不同,如何做到匹配,這個就要考究了。
別愣著了,來,自己上手!
劉老催促著吳晨又做了一遍,看著效果一般,也不勉強,方法是告訴他了,後面就全靠他自己去實踐,反正都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只要吳晨樂意玩,可勁兒糟踐也沒關係。
除了這種浸染法之外,還有光照法、煙燻法,前者是用強光或者強紫外線光長期照射,以加速紙絹的老化陳舊;後者是用燃燒木柴、稻草所產生的煙燻舊,或長期將紙絹擱置鄉村灶間,使之油汙煙燻,都會使紙絹變舊。不過這些耗費時間都會久一點,可以用在後期加強效果。
學習這些技能並非為了真的讓吳晨去做舊作偽,而是為了鑑別的時候有所針對,如浸染的紙絹必有水漬、無光澤、無包漿且呈黯色,並有細微深淺的色暈。而煙燻光照紙絹者,亦無光澤,燻照色必深淺濃淡不勻,且有煙燻味。而且,此種做舊紙呈有火氣,欠缺自然古樸之感。
當然,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拼的就是誰的手法眼力“老到”,吳晨做出來的幾乎慘不忍睹,而劉老做出來的,如果不用異能,吳晨根本就看不出什麼煙味火氣,讓人不服都不行。
做舊是一個辛苦而漫長的過程,像字畫這種可以物理拼湊的,如老底新畫,殘畫新裱,甚至是揭畫這些,還算是較快的,幾天就能弄得差不離,如果是玉器瓷器等,則需要耗時日久。
吳晨抓緊一切,能夠做實驗的,都上手了一遍,需要時日的,也都先行做好,埋入土裡之類的,留待日後驗證。
劉老也是許久沒有操持這些了,玩心激起,每天跟吳晨一老一少,玩得不亦樂乎,雖說師徒,但因為劉老年紀已高,外人看來倒想是爺孫兩無異。
只是劉老要吳晨忙碌許多,不停的有人來探望劉老,如果是田老這種古玩行當的朋友,則由吳晨作陪,如果是官場人,吳晨都不出面,也很少有人知道劉老還有這麼一個徒弟。
除了某一天,吳晨原來所在單位的大頭頭王主任前來拜會,劉老知道他的身份後,笑呵呵的把吳晨叫了出來相見,老爺子心裡也是存了促狹之意,多好一個小夥子,你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