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子洛有些失落,又有些懊惱,好一會兒才道:“還有……我們什麼時候走?”
“等再過一陣子行不?”晏恣想起那座大宅子,心癢癢的,“景鑠說,那宅子差不多一個月就能整修完,到時候我們看了再走,省得我心裡一直惦記。”
…
告別辛子洛,晏恣便直奔洛安書院。洛安書院在洛鎮的東南角,說起來,洛鎮在京畿地區頗有名氣,除了這座洛安山,更是因為這洛安書院。
這書院是前朝大儒閔晉書所創,曾出過幾任狀元,歷經戰火後於元和二年重建,閔家後人一直秉承先祖遺志,拒絕入朝為官,潛心於治學,算得上桃李滿天下,分別在元和六年、十年、十七年出了三名狀元,蜚聲大梁。
一聽說她是找衛予墨的,管門的小廝看她的眼神頗有些不一樣,恭恭敬敬地把她請到最裡面的一個房間裡,說是衛先生正在授課,還請她在偏房裡稍候片刻。
她坐了一會兒,耐不住性子便四下走動了起來。
偏房裡佈置得很簡潔,白牆上掛著梅蘭竹菊四副圖,正是衛予墨的印鑑,上面的題字一轉一折中透著無盡的風流蘊藉,令人浮想聯翩。
裡面傳來了一陣說話聲,晏恣悄悄挑開簾子,只見屋子裡有七八個人,有十二三歲的少年,也有年長的,圍著不知道在討論些什麼。
中間一個人翩然而立,眉宇間坦然自信,正在侃侃而言。
“讀書者治學為下,治國為中,治民為上。”
“衛先生,這治學為下猶可解也,可這治民何以大於治國?”
“萬般學問,皆為民生。國若不以民為本,何以為國?先儒曾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
“那照先生這樣說,先生現在所為,不就是讀書的下策嗎?”
……
屋子裡討論得十分激烈,晏恣聽得頭暈腦脹,最後只看見那七八個人都衝著衛予墨鞠躬致意,顯然被他旁徵博引說得口服心服。
看到他們收拾書本,晏恣便輕咳了一聲,屋子裡的人齊齊看了過來。
“衛夫子,我來求學了。”晏恣的嘴角一翹,神色俏皮,和那身嬌嫩的粉綠色相映成趣。
這些學生看了一天的書,不由得精神一振,都不約而同打趣起來:“先生,我們什麼時候有了師妹?”
“先生偏心,這是打算給小師妹開小灶嗎?”
衛予墨的臉騰地一下紅了,剛才那口若懸河的模樣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吶吶地道:“你們別胡說……”
“原來不是小師妹……”好幾個人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
“不是……是……”衛予墨的鼻尖都快滲出汗來,索性紅著臉不去睬他們,急急地走到晏恣身旁,示意她往偏房走去,“你……怎麼來了……”
“你剛才那些話說得真好,”晏恣仰慕地看著他,“要是那些當官的個個都能像你想的那樣就好了。”
“你聽懂了?”衛予墨很高興,“民富國強,這是所有有識之士的心願。”
看著他振奮期待的表情,晏恣的腦子裡忽然一陣衝動:“衛夫子,我們發財了,反正銀子也沒地方用,不如這樣吧,我把我那份也給你,你這麼厲害,去考個功名,然後花銀子捐個大官做,這樣你就能把你那些念頭和咱們的陛下說了……”
衛予墨愕然,一臉的不敢置信:“你說什麼?捐個大官做做?”
晏恣張嘴剛想解釋,屋外有急促的腳步聲響起,一陣呼喚由遠及近,尖銳且帶著顫音,顯然激動至極:“予墨大喜!聖旨來了!”
衛予墨一下子僵住了,晏恣納悶地看向門外,繩子?一條繩子來了至於激動成這樣嗎?
☆、第十六章
裡面學生的打鬧和喧囂一下子靜了下來,還沒等晏恣問個清楚,一個長者幾步便衝了進來,拽著衛予墨便往外走去。
倉促之下,衛予墨被拽得踉蹌了幾步,回過頭來衝著晏恣道:“你……你別叫我夫子了……等我回來……”
晏恣呆在原地,眼睜睜地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前廊,她這是被討厭了嗎?居然連說好的當她老師都不願意了。
內屋裡的人一下子湧了出來,爭相往外走去,一個個臉上都喜氣洋洋的,走在最後的那個見她還愣在原地,不由得催促道:“走啊,這可是書院百年難遇的喜事。”
“什麼喜事?”晏恣沒精打采地問。
“衛先生年少有為,才情橫溢,就連陛下也不忍見他在此丁憂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