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蕭宸已經向總理甚至向中央書記處提jiāo報告(書記處是華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辦事機構,遞jiāo給中央的報告,原則上都要先經過中央書記處),指出央企過度炒房的危害,央企能chā手金寧這次改造專案的可能xìng已經極低。
對於金寧人來說,“老下關”是一個輝煌的記憶。1899年,金寧下關正式開埠,設立金陵關、英商怡和洋行、太古洋行,下關地區的商業從此蓬勃發展。上個世紀初,位於下關中心的大馬路商業街附近會集了海內外不少生意人,下關成為當時金寧的商務金融中心,它的繁華和地位此後得以繼續提升。
當年jiāo通主要是水運,該地區中心區域的“大馬路一條街”也因此成為最熱鬧、民國建築最為集中的地方。大馬路也是不少攝影愛好者選擇沿街拍攝的場所。但蕭宸今日實地視察大馬路卻看見,昔日繁華的“大馬路”已見破敗,唯剩民國風情還算有些殘留。
路口66號,一棟主體高3層、中央塔樓高2層的民國建築氣勢昂然、嚴謹端莊,6根粗壯的愛奧尼石柱巋然聳立,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下游水環境監測中心在其內辦公。回溯歷史,86年前的1923年,這裡是華夏銀行金寧分行。向前走來到大馬路62號,一棟灰白sè3層xiǎo樓躍入眼簾,這是建成於1918年的江東郵政管理局的舊址,城堡式樓頂散發出濃郁的異域風情和古典風韻,如今,這棟樓為金寧市某職業介紹所等單位使用。
根據隨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華夏銀行金寧分行、江東郵政管理局分別是華夏金融業、郵政業發展的“搖籃”。其中華夏銀行金寧分行舊址現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而江東郵政管理局舊址現被列為下關區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下關深厚的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