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突出性不同罷了。凱瑟琳-畢格羅在導演位置上的出彩將電影其他環節都掩蓋住了。
埃文-貝爾記得自己在重生之前,凱瑟琳v畢格羅就帶著她的新作“獵殺本-拉登”再次來襲,不過埃文-貝爾並沒有等到電影上映就重生了。但是當初看到一些觀看了電影試映會的影評人觀點,普遍認為凱瑟琳-畢格羅完全有實力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因為她的導演技巧、導演風格完全貫穿了整部電影,實在太過精彩。相對而言,其中主演的表現固然出色,卻難免淪為其次。
如果站在導演的位置上來說,凱瑟琳-畢格羅這樣的導演是讓人敬佩的,可以將導演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但如果站在演員的位置上來說,演員就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完全成為了導演手中的棋子,他們的光芒甚至比不過隱藏在幕後的導演。比如說“拆彈部隊”裡的男主角傑瑞米-雷納,他的表現十分精彩,絕對有實力在頒獎季的影帝爭奪戰之中贏得一席之地,但是相比於凱瑟琳-畢格羅來說,傑瑞米-雷納的光芒頓時就縮小了幾個光圈。
上一輩子觀看“拆彈部隊”的時候,埃文-貝爾的感觸並不深,也許也是因為電影之中美國主旋律色彩十分鮮明的關係,很難觸動到埃文-貝爾,但他卻清楚地記得,“拆彈部隊”在第八十二屆奧斯卡上與“阿凡達”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終凱瑟琳-畢格羅完勝自己的前夫詹姆斯-卡梅隆,這也使得她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贏得最佳導演小金人的女性導演。
第八十二屆奧斯卡可是20no年二月舉辦的,但現在“拆彈部隊”在年九月的威尼斯就上映了,按照正常程式來說,“拆彈部隊”應該參加明年年初的第八十一屆奧斯卡才對。埃文-貝爾依稀記得,好像也是發行環節上出了一些問題,導致“拆彈部隊”一直到年才上映,錯過了第八十一屆斯卡的報名時間。
這一點和上一輩子的“撞車”是有相似之處的。
不過不管上一輩子最終的發展路線如何,埃文-貝爾這次在威尼斯重新觀看完“拆彈部隊”之後,卻看出了更多的東西,情節有血有肉、有張有弛、真實可信,凱瑟琳-畢格羅採用半紀錄片的方式進行了拍攝,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那種撲面而來的真實感十分逼真。當然,如果對美國政治有所瞭解的話,觸動感會更大。
可是話說回來,就埃文-貝爾個人審美而言,“拆彈部隊”的確太過主旋律了,完全就是配合白宮的想法所拍攝出來的作品,將士兵們塑造成為有血有肉的救世英雄,他們完全是自願投入戰場的偉大人物,這顯然是太過“正面”的選擇了,而且角色塑造還是不夠到位、影片的核心內容也略顯刻意。如果把“華氏九一一”和“拆彈部隊”放在一起,然後選擇奧斯卡最佳影片,埃文-貝爾會選擇“華氏九一一”,邁克爾-摩爾這個大胖子的才華確實讓人十分驚豔。
儘管如此,埃文-貝爾對凱瑟琳-畢格羅還是要鼓掌表示敬佩的,雖然威尼斯電影節上觀眾似乎對這部作品不是很感冒,不僅座位沒有坐滿,掌聲也並不熱烈;但埃文-貝爾還是決定親自找到凱瑟琳-畢格羅談一談,如果有可能的話,十一工作室可以肩負起“拆彈部隊”在北美的發行工作。
當埃文-貝爾在電影結束之後找到凱瑟琳-畢格羅時,她並沒有往發行權的方向去思考,只是對埃文-貝爾前來支援自己的作品,“呵呵,你願意前來我電影的首映式,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想必明天關於‘拆彈部隊,的報道可不會少了。”
“那可不見得。我作為一名普通觀眾觀看了一部電影,報刊雜誌可沒有這個閒情逸致詳細分析一遍。”如果是平時的話,埃文-貝爾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那麼觀看的作品肯定會被記者調侃分析一番,但這是電影節,自然就不可能了,因為作品可是多如牛毛的,“不過我的確很喜歡你的作品,如果有記者願意聽聽我的意見,我十分樂意向他們推薦這部作品。”
對於埃文-貝爾的話,凱瑟琳-畢格羅只當是客套話,這樣的場面話幾乎人人都會說,所以她也只是笑呵呵地說到,“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隨後她就禮尚往來地說到,“‘朱諾,的上映時間是五號吧,最後一天的重頭戲,我倒是想要到現場去觀看一下首映式,不過估計一票難求。”
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大部分電影場次的門票都會剩餘,銷售一空的場景十分稀少。唯一的例外就是“朱諾”。其實在埃文-貝爾前來之前,“朱諾”的門票也還是有剩餘的,幾乎剩了三分之一,但埃文-貝爾到達威尼斯的訊息一傳出去之後,剩下的門